“宅经济”成为大趋势
年,疫情常态化之下,“宅经济”迅速崛起,烧烤成家庭餐饮重要分支之一。
1、“宅经济”出现的必然性
疫情下,被迫“宅”在家中的市民,短期内消费需求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催生了不少“宅经济”的消费新形式,促使以网络购物、餐饮外卖、生鲜配送、远程办公等一系列“宅经济”形式得到了快速发展。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宅经济”为预制菜市场打开广阔空间。菜品经过简单加热或蒸炒即可食用,众多具备品牌优势的企业借助线上平台,从传统单一堂食接轨到“第二条曲线”的零售道路。“宅经济”和”懒人经济”快速发展,让许多人的消费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以预制菜为代表的即享食品的出现,让消费者实现了“懒”与“馋”的平衡,“效率”与“口味”的平衡,“足不出户”与“吃遍全球”的平衡,“便捷”与“健康”的平衡。预制菜在成就美味的同时,更是帮助消费者实现了在”家庭厨房“这一场景下的高效平衡。
5月13日,据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京东超市发布的《即享食品消费趋势报告》显示,消费者对于“高效厨房”的需求加上疫情的影响,使得预制菜消费需求提升明显,年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
同时,预制菜更是以美味带动“宅社交”,不仅成为消费者居家享用“星厨美味”的选项,更是成为馈赠亲朋好友的新选择。年,预制菜异地订单成交额同比增长%。年预制菜礼盒成交额更是同比增长%。
“独居经济”也催生了“一人食”市场,年“一人食”产品数量同比增长超1倍。其中,代餐轻食、米线米粉、高端面食和自热系列深受消费者喜爱,年销量分别同比增长了82%,76%、62%和58%。
2、烧烤类产品的市场渗透率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年烧烤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年,在整个餐饮行业遭遇疫情打击的情况下,新成立的烤肉相关企业仍然超过2万家。截至年4月,全国烤肉门店数已经超过家,其中一线城市烤肉门店数占比为6.9%。
我国男性烧烤消费者占比整体的53.2%,女性消费者略低于男性,占比46.8%,比例差距不大。从年龄分布上来看,我国烧烤消费者主要集中于26-35岁人群。26-30岁人群烧烤消费量占比最高,达到35.70%;31-35岁人群紧随其后,消费占比为33.6%;然后是36-40岁和25岁以下消费人群,占比分别为14.7%、10.40%。
根据烧烤消费市场调查研究发现,80%以上的烧烤消费者是更 今年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对疫情后的餐饮行业保持着高度的 在“地摊经济”、“夜经济”等相关政策推动下,烧烤热度持续攀升,中国烧烤品牌强势崛起,烧烤赛道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力。据NCBD(餐宝典)发布的《年中国烧烤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年中国烧烤市场规模达到亿元,同比增长3.6%。年,美团点评和大众点评两大平台的搜索数据结果显示,关于烤肉的搜索量增幅一度高达30.2%,位列全部关键词之首,风头盖过餐饮第一大赛道火锅。在此之下,玩家们加速跑马圈地,赛道又将迎来新一轮扩张。
进一步阐述烧烤类赛道的相对优势,如何助力消费升级?
1、需求端上看烧烤
前瞻产业研究院曾在《中国餐饮报告白皮书》指出,客群年轻化等趋势使得烧烤行业自年起以每年56.45%的速度迅猛增长,成为近年来餐饮业态中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
烧烤的食用时间并没有严格的季节限制,四季皆可,只是应季菜品的变化,也正因如此,烧烤才成为大多数消费者高复购的餐饮品类。同时,伴随着疫情的反复肆虐及“宅经济”、“懒人经济”等影响,消费者的就餐习惯逐渐发生变化,逐渐从餐厅走进了家庭。
此外,作为餐饮行业的一个细分品类,烧烤业下的烤肉分类受到国外饮食文化的渗透,近些年行业市场发展迅速,年烤肉品类市场容量已超过多亿。凭借国外烤肉文化的强势输入,一众韩式、日式烤肉品牌接连诞生,迅速打开了中国餐饮业烤肉消费的新局面。
2、烧烤未来在市场份额方面的增长潜力
因为疫情,餐饮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疫情让整个餐饮的经营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疫情也凸显了餐饮庞大的消费基础和极强的恢复能力,并因此得到了资本的青睐。特别是小吃快餐和烧烤,更是在疫后率先复苏,成为大热的品类。其中,烧烤品类,更是因为疫情后新增15万家门店而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