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cgia.cn/news/chuangyi/1669878.html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泰君安证券/王鹤,刘扬)
1.国内ESG投资环境逐渐形成
ESG投资逐渐成为全球共识,投资生态圈逐步完善。21世纪以来,随着联合国等公共机构的倡导和全球投资理念的更新,ESG投资热度不断升温。各国监管部门、上市公司、评级公司以及投资机构整体反映积极正面,市场逐渐形成了包括投资理念、监管政策、信息披露、评体系和投资实践在内的完整的ESG投资生态。
国内在监管政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ESG评级机构以及投资机构ESG实践四个方面有了相应的制度建设和发展,为未来ESG投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监管政策方面,国内的ESG信息披露监管框架,主要由政府及监管层面颁布的政策以及交易所层面颁布的一系列指引为主。其中,因为ESG涉的信息内容丰富,政府层面目前的政策对其中E/S/G单一方向的指引较多,而整合ESG信息披露的框架较少。我国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监管政策与ESG投资指引中,主要领域还是集中在环境方面,尤其是绿色信贷与绿色债券等相关政策。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整体而言,A股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数量稳步提升,披露占比较为稳定,且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A股ESG报披露数量稳步提升,披露占比较为稳定;(2)沪市披露情况好于深市;(3)金融业与环保重点行业披露情况较好;(4)大市值公司披露好小市值公司;(5)沪深披露情况较好,其行业特征与A股整体类似。
ESG实践方面,国内ESG公募基金绝对规模仍然较小,但发展提速阶段,头部投资机构如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等,均建立起较为完整的ESG投资框架和流程。预计在国家持续推进ESG投资生态的背景下,国内ESG投资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目前ESG投资仍处于春秋向战国转换的初期,行业竞争开始变得激烈但仍充满机会。ESG相关指数和基金产品正在快速增加,但当前ESG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亟待解决。能够解决发展痛点的资管机构将获得一片广阔天地。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评级一致性和可比性、国内ESG评级方法论共识、ESG主动管理(包括SmartBeta)的策略挖掘等。
2.国内ESG投资:快速增长的前夜
具体来看,国内ESG投资实践在过去几年快速发展,这主要是由于以下方面的推动:
第一,国内上市公司的ESG披露情况逐渐改善。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的数量逐年增长。年,A股上市公司中有家公司发布了ESG/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报告,相比年的家,增长逾5倍。截至年5月,A股上市公司就有家发布了ESG报告。未来,随着ESG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颁布和实施,非财务信息披露逐渐成为发展趋势。
第二,国内ESG投资也出现爆发的苗头。年,国内泛ESG基金(包括ESG主题基金和纯ESG基金1)共49只,规模亿元,随后几年,ESG基金发展进入平稳期。但拜登政府上台以来,ESG基金规模快速增加,年增长超过%,截至年12月,国内泛ESG基金总规模超过亿元(包括股票和债券基金),相比年增长逾4倍。(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整体来看,我国ESG投资的发展情况距发国家市场(如美国)仍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国内ESG投资发展时间较短、规模较小、形式较单一。截至年12,国内市场共有ESG股票基金只,其中,只股票型基6只型基金,平均成立年限5.6年,有一半以上的基金成立于年之后,纯ESG基金基本成立于年之后。如果只考察股票型基金(去除5只QDII基金),其中,ESG主题基金只,纯ESG基金20只,ESG基金总规模约2亿元,大致仅相当于美国两只最大的ESG主动基金的规模。
内部结构上,绝大多数ESG基金以主动型管理为主(只主动基金)。主动型基金中又以ESG主题基金为主(94只主题基金),而ESG主题基金中又以环保和公司治理主题为主(分别有44只主动环保主题基金和主动公司治理主题基金)。相比于美国市主被动基金并驾齐驱、ESG与ESG主题多样化发展的情况,我国ESG基金种类目前还较为单一。
第二,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披露率较低、披露质量较差,是造成目前国内ESG投资种类单一的主要原因。截至年5月,A股共有家上市公司,其中家公司发布了ESG报告,披露率仅为25%。此外,由于缺乏相应的审核和监管,ESG报告披露指标口径不统一、可靠性较差。涉及家上市公司或其下属子公司10万元及以上较严重行政处罚记录中,有家未披露,未披露率达78%。
国内公司整体ESG信息披露覆盖率不足、披露质量不高,使得ESG投资难以避免的围绕整体披露情况较好的国有企业、大市值公司和某些特定行业展开。主动投资方面,投资者难以仅仅依靠有限的ESG信息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筛选,故而通过聚焦某些特定主题,特别是环保主题,“曲线救国”进行ESG领域的相关投资。被动投资方面,国内的ESG指数编制覆盖公司范围有限,ESG指数的成分个数基本不超过家公司,只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