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冬雪IT桔子
来源:IT桔子
作者:冬雪编辑:Judy
IT桔子数据显示,年中国一级市场医疗健康行业合计发生起交易事件,交易金额近亿,平均单笔交易金额已达到2.5亿。较10年前,交易事件实现10倍以上增长,交易金额更是翻了近50倍。而这直线式的增长具体发生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哪些环节?一年亿又流向何方?那些成功上岸(IPO)的企业又有什么样的表现?
根据商业模式及服务对象差异,IT桔子将医疗健康领域分为生物技术和制药、互联网医疗、数字医疗、医疗信息化、医疗机构、专科服务以及医疗器械及硬件7大类。
年52.8%的钱流向生物技术和制药企业
据IT桔子统计,年年一级市场的医疗健康领域,生物技术和制药赛道合计发生交易起,合计交易金额高达亿元。从事件来看,贡献医疗健康领域全年交易事件的47%。从金额来看,贡献全年总交易金额的52.8%。
年中国生物技术和制药赛道,起交易事件中,早期(A轮及之前)合计占比48.5%。D轮及之后合计23起,其中E轮及E轮之后有6起。生物技术和制药赛道虽整体交易偏早期,但已有不少企业发展至后期阶段,另外年合计45家企业实现IPO,在政策及市场环境促进行业新一轮发展的同时,行业头部企业格局已初显。
医疗器械及硬件赛道,年发生交易事件起,交易总额亿元。近几年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一直保持稳步增长,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器械整体市场规模已由年的亿元增长至年的亿元,预计到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超过亿元。
医疗信息化赛道发生交易事件起,交易总额亿;专科服务、医疗机构及数字医疗赛道,分别发生交易事件98起、94起及83起,交易总额分别为亿元、亿元及亿元;7大赛道里发生交易事件最少的为互联网医疗,但其交易总额高达亿元,与发生90起以上的专科服务及医疗机构赛道的交易总额看齐。
头部高额融资优势明显,行业梯队逐渐分化
从各赛道头部交易金额来看,生物技术和制药赛道年交易金额TOP3平均值近50亿。排在之后的为互联网医疗,TOP3均值为31.8亿。医疗器械及硬件以23.02亿元排在第3,医疗信息化及专科服务赛道紧随其后,TOP3均值分别为22.38亿元和21.2亿元。医疗机构及数字医疗赛道,TOP3均值分别为15.67亿元和14.05亿元。仅从TOP3均值来看,生物技术和制药赛道以及互联网医疗赛道,头部公司逐渐形成优势地位且行业梯队逐渐分化,而其他赛道基本处在较均衡发展的格局之中。具体来看:
年生物技术和制药赛道,昭衍新药登陆港交所,IPO募资额65.42亿港元;义翘神州则是在深交所上市,募资49.8亿元;成大生物上交所上市,募资45.82亿元。以上3家年完成IPO的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是当年该赛道上市募资额TOP3。另外,该赛道核酸新药研发商艾博生物在年完成B轮、C轮、C+轮3轮融资,其中C轮融资更是高达4亿美元,打破生物技术和制药领域,单笔融资金额之最,艾博生物估值也自年4月的30亿跃至11月的60亿美元。
医疗器械及硬件赛道,年最高交易金额为血管介入治疗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威高介入。其年获A轮融资,仅在A轮就斩获数十亿人民币;另外,由德弘资本、红杉中国、启明创投、清池资本等年参与的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商德晋医疗完成B轮数亿美元融资。年药用器材生产企业华兰药用新材、结构性心脏病医疗器械研发商心通医疗、糖尿病仪器研发商微泰医疗等实现IPO,以上3家医疗器械及硬件企业募资额分别为19.55亿元、23.56亿港元、18.15亿港元。
年医疗信息化赛道,医疗大数据高新技术企业医渡科技登陆港交所,募资额39亿港元。医学专科特检服务检验集团康圣环球同样登陆港交所,募资金额20.54亿港元。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服务企业鹰瞳科技也实现在港交所敲钟,募资15.66亿港元。另外,染料中间体及医药中间体研发商善水科技在深交所上市,募资13.84亿元。医疗综合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嘉和美康上交所上市,募资12.4亿元。一级市场方面,精准生命科学平台百图生科完成数亿美元A轮融资。手术解决方案提供商EDDA完成1.5亿美元战略融资。人工智能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推想医疗获得9亿元D+轮融资。
年专科服务赛道,代表企业兆科眼科及贝康医疗登陆港交所,募资额分别为20.83亿港元、18.2亿港元。珍视明药业获16.8亿元战略投资;年医疗机构领域,自体毛发移植医疗机构雍禾医疗港交所上市,募资15亿港元。口腔医疗连锁机构瑞尔集团获2亿美元E轮融资;年数字医疗领域,暂无企业成功IPO,智能医疗平台微医完成4亿美元Pre-IPO融资。
年IPO医疗健康企业:85%股价下跌
IT桔子数据显示,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合计92家企业实现IPO,其中25家登陆港交所,4家在美股IPO。92家IPO企业主要分布在生物技术和制药、医疗器械及硬件两大领域,占比77%,其他23%分布在医疗信息化、医疗机构、专科服务及互联网医疗领域。
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实现IPO的企业,不包含北交所上市企业,合计87家。以87家IPO企业为样本,首先从市值来看,仅年12月15日登陆上交所的百济神州一家企业,在年2月15日市值超过千亿,达到亿。排在其后的为年11月2日登陆港交所的微创医疗机器人,市值为.3亿港元。市值超过亿的还有年11月15日深交所上市的诺唯赞,市值.5亿。
年2月15日,87家企业中市值在亿-亿之间的有23家,成大生物市值亿元,时代天使.9亿港元。其他市值上百亿企业分别是威高骨科、义翘神州、百克生物、昭衍新药等。
87家企业中,有61家企业市值不足百亿,占比超过70%,更有19家企业市值不足30亿,年1月19日登陆港交所的麦迪卫康,最新市值仅2.48亿港元;现代中药集团年1月15日登陆港交所,最新市值4.62亿港元;年2月5日登陆港交所的健倍苗苗,最新市值8.94亿港元。
从股价涨跌幅来看,自上市开盘至年2月15日,87家企业中,仅13家实现上涨,微创医疗机器人开盘价39.8港元/股,最新股价47.4港元/股,上涨19.1%;诺唯赞上涨17.07%;上交所上市的皓元医药上涨45.54%。
原标题:《年医药行业:一级市场「热」,二级市场「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