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市场有什么作用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刘军连预约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7606418976425024&wfr=spider&for=pc

一、世界市场的作用

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及优化配置,使生产和消费在全球范围展开,加深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同时,世界市场的形成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竞争,给落后国家带来了剥削和压迫,增加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

(一)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

马克思指出:“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世界市场是商品流通的现实场所,其形成的根本目的是满足资本的无限扩张和价值增值的本性,在资本向外扩张的同时,也将机器大生产和流水作业的生产方式向全球范围传播。由此,开启了生产全球化和消费全球化的时代。生产全球化是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而国际分工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的。

马克思指出:“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机器发明之后分工才有了巨大进步,……由于有了机器,现在纺纱工人可以住在英国,而织布工人却住在东印度。”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生产关系,增加了商品的生产部门,促进了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细致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大量的剩余产品被生产出来。

有限的国内市场无法消化大量的剩余商品。因此,资本家们开始跨越国家的界限,奔走于世界各地,世界市场的范围开始不断扩大。世界市场的扩大促使与之相匹配的社会分工超越国家的界限发展成为国际分工。

消费全球化是以国际贸易蓬勃发展而推动的,国际贸易作为需求与交换的实现路径,是基于世界市场提供的平台来完成的,在国际分工的进一步的推动下,促成了交换领域的不断扩大,商品流通的范围更加广泛,世界各国间的经济交往因此而日益密切。由此可见,正是由于世界市场这一纽带作用,才使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得以在更广泛的空间实现,世界经济也因生产全球化和消费全球化而发展到新的阶段。

(二)加剧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指出:“各殖民地开始成为巨大的消费者;各国经过长期的斗争,彼此瓜分了已开辟出来的世界市场。”由于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国间相对孤立、隔绝的状态,人类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各国间的经贸往来逐渐加深。但是,资本主义国家受资本逐利性的驱使,开始进行了海外殖民扩张。

资本主义国家在占据了殖民地之后,开始对落后国家的劳动力、原材料、金银等资源进行疯狂的掠夺,并将殖民地国家作为商品的倾销市场。落后国家的原有经济结构和民族工业因此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逐渐沦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属,丧失了作为国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其自身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注入了新的动力,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生产产品耗费的资源大大减少,大量价格低廉的商品被生产出来。廉价的商品使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获得大量的贸易顺差,伴随着贸易范围的不断扩大,世界各地的大量资本都积聚到资本主义国家手中。

对外贸易和殖民掠夺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让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与此同时,落后国家处于国际分工链条的底端,生产活动局限于对原材料的开采和产品的初期加工。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国际分工链条的顶端,掌握着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输出知识密集型商品,从而获取大量的利润。

因此,落后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局限。“大工业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个斗争成为普遍的,同时使它具有了空前的剧烈性。”

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以及维护自身在殖民地的利益,开始通过高筑贸易壁垒,甚至通过战争的方式来达成这一目的,由此资本主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也愈加深化。资本主义国家秉承着本国利益至上的原则,为了进一步的垄断世界市场,跨国公司应运而生。

二、世界市场的发展趋势

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市场将世界各国紧密的联系起来,每个国家都是世界经济链条上的一部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同时,世界市场是由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资本主义国家所固有的内部矛盾,导致其自身必然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并沿着世界经济链条,向世界范围扩散。

(一)推动经济全球化最终形成

马克思指出:“单是大工业建立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以致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到另一国家发生的事情影响。”工业革命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商品的能力显著提升,交换范围持续扩大。

与此同时,大工业也使传统的运输方式发生了变革。出现了新型的交通运输方式及航运方式,新型运输方式的应用,使得世界各国的往来交互突破了空间地理的限制,连通了世界各国的市场,为商品高效、快捷的运往世界各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资本主义生产力越发达,它的科学技术越进步,越需要全球开放市场,越需要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使得大量廉价、高质的剩余产品产出。资本主义有限的国内消费市场和消费需求导致剩余产品大量积压,严重阻碍了商品价值的实现。资产阶级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奔走于世界各地,拓宽对外贸易路径,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之间有着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

国际贸易的发展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世界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也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因此,在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的相互作用下,世界各国的经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国把越来越多的产品投入到世界市场,同时,也把进入世界市场作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国际投资是资本流动最直接的方式,随着世界各国间经济交往的不断深化,货币投资和商品投资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它给资本的积聚以一种从未预料到的推动力,而且也加速了和大大扩大了借贷资本的世界性活动,从而使整个世界陷入金融欺诈和相互借贷。”

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借贷也逐年增长,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活动也日益频繁,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愈发深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分工愈加细致有序,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资本积累率大幅度提升,产生了大量的过剩资本。

因此,资本家在海外设立了跨国公司,用以实现获取更大利润的目的。跨国公司的设立极大的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及优化配置,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加深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

同时,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公司,产品在世界各地都有其一定比例的市场份额,在跨国公司开展生产、销售的过程中,将世界各地的市场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由此可见,生产力的发展,分工的不断细化,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不断增长,促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进一步深化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连带关系,也预示着经济全球化必然形成。

(二)世界市场危机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马克思指出:“这种危机之所以越来越频繁和剧烈,就是因为随着产品总量的增加,亦即随着对扩大市场的需要的增长,世界市场变得日益狭窄了,剩下可供榨取的新市场日益减少了,因为先前发生的每一次危机都把一些迄今未被占领的市场或只是在很小的程度上被商业榨取过的市场卷入了世界贸易。”

资本家受资本逐利性的驱使,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生产规模急剧扩张,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生产资本,资本规模的不断增大,加剧了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为了获得商业竞争的胜利,资本家开始改良机器,进一步的扩大生产规模,实行更细致的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更多廉价的商品,用以拓宽更大范围的市场。

但市场的需求是有限的,大规模的生产导致了产能过剩,大量的商品由于没有销路导致资本不能回流,致使资本家无法实现资金周转,商业危机因此而爆发。

“这种商业危机为世界市场一般情况所决定和制约的程度,比它受法国地方影响决定和制约的程度要大得多。”由于产能过剩及商品过剩所引发的商业危机在世界市场上蔓延开来,其影响的深度及广度取决于世界市场的范围及大小。因此,随着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商业危机也随着世界市场而不断延伸,全球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日益加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xingye.com/hqhysc/186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