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激进加息伤及世界经济

        

顾客在美国纽约一家商店购物。(新华社发)

今年以来,生活成本危机、多数地区金融环境不断收紧、乌克兰危机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等因素严重拖累经济前景,其中美国货币政策所引发的金融动荡和流动性危机所带来的风险不容小觑。进入年,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还将持续,其消极外溢效应势必继续显现,可能导致金融市场迅速混乱,加大美国及其他国家实体经济疫后复苏的难度。“美国生病、世界吃药”的荒诞很可能还将续写。

年,全球经济历经崎岖坎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10月份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生活成本危机、多数地区金融环境不断收紧、乌克兰危机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等,严重拖累经济前景。报告中imf预测年全球经济增长3.2%,而一年之前该组织预测值是4.9%。近期,不少知名经济机构和学者相继抛出对未来一年的经济预期,其中大多提到美国货币政策所引发的金融动荡和流动性危机所带来的风险。如今,站在新旧年交汇点,美国作为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最大受益者,其激进和一意孤行进行货币政策调整产生的消极外溢效应仍将持续拖累全球经济,“美国生病、世界吃药”的荒诞很可能还将续写。

通货膨胀居高不下

“通胀”是年世界经济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多数主要经济体通胀水平在年内屡屡打破纪录。

例如,美国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在6月份曾高达9.1%,创年11月份以来新高,而较近的11月份cpi同比上涨7.1%,虽是年12月份以来最小同比涨幅,但仍在高位运行。欧元区10月份调和cpi终值同比上涨10.6%,创历史新高,11月份为10.1%,通胀有所放缓,但高位不变。英国10月份cpi同比上涨11.1%,创下40年来新高,11月份为10.7%,涨幅略有缩小。而多年来被“紧缩”困扰的日本也开始面临物价走高问题,11月份除生鲜食品以外的核心cpi连续15个月同比上升,增长3.7%,涨幅为年12月份以来最高。

仅从数据来看,能源及食品价格上涨仍是年推动多国通胀居高不下的直接因素。比如,英国11月份cpi上涨10.7%,而去除能源、食品、酒精和烟草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仅有6.3%。各方越来越担忧,持续的高通胀严重影响居民的购买力,也推高企业的生产成本,容易引发社会经济秩序混乱。

美国媒体评论认为,居高不下的通胀率受到来自供需两方面影响。在供给侧,由于疫情导致航运停滞和工人短缺的局面并未完全改善,再加上乌克兰危机影响了能源和粮食生产大国的出口,使得许多大宗商品的价格被抬高,随后波及整个经济。而在需求侧,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国在疫情高峰期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释放大量流动性,助长了因为疫情而缩减外出服务消费的居民的实物商品消费需求。

让情况更为恶化的是,美联储为抑制通胀,从疫情高峰期的宽松货币政策“急转”,在年连续收紧,通过7次加息(其中罕见的连续4次加息7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从接近于零上调至4.25%至4.5%之间,达到15年来最高。美国激进调整货币政策被广泛认为是向他国输入通胀的不负责任之举。由于美国利率提高推升美元汇率,导致主要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实际价格进一步上涨,使得他国尤其是缺乏充足外汇储备的发展中经济体的国际购买力捉襟见肘,加剧了输入型通胀。此外,由于美元持续强势,倒逼其他经济体为稳定本币而跟进加息,造成蔓延多国的流动性紧缩。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分析,此举并不能解决因为供给侧中断而诱发的通胀,反而还会促使企业提高产品价格,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刺激物价。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日前表示,预计年不会降息,而明年2月份议息会议上宣布的加息幅度将取决于经济数据。当前,结合美国经济数据表现,比如11月份仍处高位的cpi和工资上涨态势(美国11月份通胀调整后的可支配收入增长0.3%,而未经价格调整的薪资连续第二个月上涨0.5%),以及美联储继续展现的鹰派立场,进入年,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还将持续,其消极外溢效应势必继续显现。

金融市场动荡不安

美国德安华咨询公司日前发文称,金融市场动荡和市场混乱是年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xingye.com/hqhysc/172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