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林是国内一家知名女装品牌的金牌导购。她在这家公司任职十余年,对服装实体店铺的销售、陈列、管理等问题非常了解,但她不甘心一直做个打工人,今年春节后,她下定决心辞职并接手了当地一家女装店,憧憬着自己当老板的美好生活。
开业前,全家人包括身边的朋友们全部反对晓林创业,大家都说“大环境不好,不能轻易辞职”,晓林不以为然,因为女装是她从事了十几年,付出了青春和汗水的行业,她觉得自己有实力闯出一番天地。
晓林的店铺在4月初顺利开业了。起初几天,靠朋友们支持,业绩还算不错。但后面的生意渐渐淡了下来。特别是五一过后,街上连只麻雀都看不见。晓林一连吃了一个星期的“”零蛋”,心态几近崩溃。
现状:老店铺业绩下滑新店铺血本无归
这两年开业的新手店铺,大多数都遇到了晓林的问题。开一家服装店是很多女性的梦想,殊不知女装店已经和奶茶店、咖啡店、花店一样,位列新手创业四大坑,能成功的概率极低。据业内人士透露,自从电商兴起之后,传统服装店铺的经营受到了很大冲击,年的疫情对整个行业进行了重创,而年的形势,似乎比疫情年更严峻。
“今年上半年没有旺季。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从业20多年的女装店老板赵姐告诉笔者,以前的四五月是春夏旺季,衣服到店后客户们一通疯抢,这种盛况如今再也见不到了。赵姐的店铺有VIP客户两万人,前些年赚得盆满钵满,但今年以来店铺业绩平均每个月下滑1/3,“和同行相比,我们还算挺好的,毕竟积累了这么多年。”赵姐说,她们也一直在寻求出路,公司也聘请了专业的新媒体运营团队,希望能在短视频上有所突破。
更多的新手小白,或者起步稍晚的女装从业者,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像晓林那样生意惨淡、血本无归的不在少数。
分析:女装的客户群体,都去哪儿了?
说到生意下滑的原因,90%的女装店主会脱口而出:都去网上买了呗!“马云害人呐!”这些年甚至传出“淘宝不死、中国不富”的言论,但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无疑是对实体女装最大的冲击之一。尽管网购不能试穿,但如今多数店铺支持七天无理由,连运费险都由卖家赠送,大大降低了网购服装的风险。众所周知,网购由于避免了实体租金等一系列巨额开支、成本较低,因此衣服的售价比实体店有极大优势。
近两年,直播电商如火如荼,又给了实体女装一记重锤。许多主播直接与服装工厂及档口合作,甚至广州、深圳等地一批服装市场的从业者为了自救,直接在线上直播,客户可以直接从厂家购买,绕开了中间商,自然令女装店主们苦不堪言。
但影响实体女装发展的并不是只有电商一个原因。在广州十三行开了21年服装档口的郝女士表示,中国的女装批发市场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到至年经历了黄金十年。这期间入行的女装店主,真正享受到了行业的红利期,靠服装店实现财富自由的不在少数。但在当下,女装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并非生活必需品,和行业发展初期的物资匮乏、需求旺盛相比,如今有消费力的中国女性,大多衣橱里并不缺衣服,特别近两年经济形势的下滑,很多人在消费时会首选生活必需品,女装这种精神满足类的消费次序会往后顺延。
破局:自救的关键是如何获取新流量
关于产品为王还是渠道为王,这个话题争论了多年。而到了今天,所有从业者感同身受的事实都是:流量为王。
产品再好,如果没有客户支撑,没有源源不断的新流量涌入,事业发展很难会有新的突破。这是个“酒香真怕巷子深”的年代,毕竟全行业的竞争都无比惨烈,僧多肉少的消费市场,客户的注意力分分钟就会被同行吸引走。
如今,服装实体店已经不再是主要的获客渠道。它更多的是一种品牌的背书、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线下购物的场景。只靠实体店不做线上的女装店,在今天几乎不可能存活下去。
线上的庞大流量是所有服装从业者渴望获得的,渠道来源以前主要是淘宝、微博,现在则是抖音、小红书等新兴平台。
凌女士年底离开纸媒,投入服装行业,起初她经营淘宝女装店,却发现客户90%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