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开始,摆地摊渐渐成为了一种潮流。随着各地纷纷出台鼓励地摊经济发展的政策,在“稳就业,促消费”的基调下,不知不觉间,地摊经济火了!
于是乎,各行各业的人都蹭着这个热度,摆起了地摊。但回归商业本身,在这个流量时代下,酒店行业能否分到地摊经济的一杯羹?
案例分析
不久前,武汉汉口泛海喜来登酒店推出户外“江城大排档“,高档酒店推出烧烤算是新鲜事了,并且价格还十分亲民,引得大量消费者来此消费。从每天下午6点开始,顾客们就扎堆地来到这里消费。7点以后,就已经是用餐的高峰期了,如果来晚了,那么就要排上一两个小时的队。
其实早在此之前,疫情影响之初,厦门香格里拉酒店就作为最早一批"摆地摊“的酒店在门口卖起了早餐。价格也是十分亲民:水煮蛋2元,包子3元,豆浆3元,油条4元,粥+蛋6元。
不难看出,从疫情爆发以来,很多酒店都采取了许多自救方式。对于星级酒店而言,卖早点或者摆烧烤摊其实都只是杯水车薪,但可以让员工动起来,让酒店保持经营状态,何乐而不为呢?
疫情期间,大量的商家选择进驻外卖平台。其中不乏一些高端餐饮品牌,例如:香格里拉、洲际、希尔顿等等......带动酒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弊端。外卖平台的客户群多以年轻人为主,这部分人群订单虽然频繁,但单次客单价并不很高,可能每单就几十元左右,而高端酒店本身使用食材成本就高,价格也普遍较高,因此不一定能够匹配外卖平台客源;此外,在菜品上,年轻客群喜欢轻食、快餐,而高端酒店擅长做名菜、宴会等,这些食物一旦装在快餐盒内首先降低了口感,其次也体现不出摆盘的美感,在品质方面就无法凸显,因此性价比方面不及社会餐饮。
酒店餐饮相较于社会餐饮的突出优势就在于品质的保证、摆盘的美感、环境的舒适和服务的贴心。当把酒店餐饮打包成外卖形式后,这些优势就逐渐减弱了。
而回到酒店摆摊上也同理,在风口上,做些“不务正业”的其他业务固然吸引眼球,但更重要的是,酒店要做专业的事情。
充分利用酒店的会议空间
疫情期间,商务会议厅以及婚宴厅被束缚住了手脚。酒店行业要想全面恢复,必须逐一击破。
例如,洲际酒店将会议室拆分,多次利用。推出会议室分时租赁服务。在多数情况下,会议室在早上8点到下午17点都处于闲置状况,因此洲际酒店将这一时段的会议室包装为办公房,低价销售闲置资源。
此外,婚礼季来袭,不少星级酒店将婚礼与蜜月房结合吸引消费者,包括联手旅拍、影楼来吸引客流。
充分利用酒店的户外空间
受疫情的持续影响,人们被迫长期呆在家里,或者不能远行。因此“野餐”一词成为了今年春季的一大热词。很多酒店也看中了这一热点,推出了野餐套餐。
传统意义上的野餐,只需三五好友找一个公园,铺张垫子,享受美好的午后。但当“野餐”一词与网红挂钩后,人们更倾向于模仿网红们购买一系列鲜艳的花朵和好看的道具,拍出美美的照片。而酒店也正是看到了人们的这一心理,推出颜值高的野餐套餐,同时在酒店的后花园,环境也更宜人,更安静。
发挥酒店服务特色
随着“神兽经济”的发展,各大酒店也推出了托管服务。带有网红元素,自带乐园且提供托管服务的高星亲子酒店在飞猪平台C位出道。不管是与海豚共眠的三亚亚特兰蒂斯,睡进一幢幢树屋的杭州开元森泊,还是超级大IP上海迪士尼乐园酒店,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神兽们”对于住酒店的激情。
总结
地摊经济的火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促进消费,带动劳动就业经济发展;二是让居民感受到了一种“烟火气”。
对于酒店而言,酒店的所谓摆摊,严格意义上其实还是利用酒店的户外空间带动酒店周边居民的消费,增加酒店收益。摆摊并不代表低品质,不管是在哪里售卖,售卖场景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实品质都不应该打折扣。
一场疫情,似乎颠覆了酒店的传统打法,但也拓宽了酒店的盈利模式。但归根结底,酒店的模式探索应当基于专业之上,不能因为一场危机就降低了酒店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打乱了酒店的定价策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