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国内首台ldquo成都心

中科白癜风医院践行公益事业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就在前不久

一台大功率氢燃料电池从新都区出发

经过多公里的长途跋涉

装进了山西大同的

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体内

由此,国内首台

产业化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

装上了“成都心”

千里挑选

“成都心”被市场认可的背后

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

↓↓↓

三个优势

在全球竞争中

“成都造”脱颖而出

上述车型采用的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由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其设计时速达到80公里,满载氢气可单机连续运行24.5小时,平直道最大牵引载重超过吨。之所以在全球竞争中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主要具备三个方面的优势。

其一,适应性强

“成都造”该型号大功率动力系统可以在-30℃低温环境下启动、运行性能优异,整个反应过程是电化学催化反应,它的反应温度为65℃,全程没有燃烧,没有噪声,没有污染。

打动山西企业的还有一个细节,“在最后调试阶段,项目组成员在室外温度零下30多℃的考验下,使车辆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联调一次成功。”

其二,转化率高

氢燃料电池的能源转换效率高达60%,是传统发电设备的2~3倍,也是目前全世界能源转化效率最高的一种发电设备,发电过程中没有二氧化碳和有毒气体的排放,没有噪音,安全可靠,维护简易。

其三,针对性好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结合了氢燃料电池能量密度大和储能电池倍率放电的优势,当车辆启动加速时利用储能电池供电,当车辆匀速运行时氢燃料电池供电,并同时为储能电池充电。

之所以“强”

在于产业功能区

产生极强吸引力和催生力

最新的氢燃料电池来自荣创新能,继续追问,荣创新能又来自哪里?

答案是成都市新都区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成都市新都区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前身是成都新都工业园区,成立于年,总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

最近几年,功能区按照“一个产业功能区就是若干城市新型社区”的思路,串联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聚焦轨道交通和航空两大主导产业,着力培育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

▲成都市新都区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

截至目前,功能区已聚集企业户,规模以上企业家。年,功能区实现工业总产值多亿元,同比增长13.15%,实现税收超过20亿元,同比增长15.12%。

这多家企业,其中既包括中国中车这种巨头,也有生产车车通讯、无人机等配套设备的中小企业;既有研发,也有生产;既有整车,也有配套,他们相互依赖,共同构成了一个完善的生态圈。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生态圈的魅力越加凸显。对外,表现为强大的吸引力,每年,都有新的企业加入;对内,表现为激荡的催生力,企业之间,上下游之间,每年都会催生出一批新的企业。

先说吸引力

最近两年,成都首列时速80公里A型地铁7号线车辆、首列时速公里地铁10号线车辆、首列时速公里地铁18号线市域车辆、首列储能式有轨电车……围绕轨道交通电动车组“九大核心技术”和“十大关键零部件”,功能区已吸引60多家轨道交通配套企业落户。

一个案例被产业功能区管委会工作人员随手拈来:年,成都中车电机销售收入约12亿元,而他的最大客户中车成都公司,就在公司对门,去年,公司给中车成都公司配套生产地铁电机就达万台左右。

再说催生力

今年1月下线的国内首台新一代全自动市域A型列车,便是由成都轨道交通集团牵头,联合中国中车集团下属两家公司共同完成的。

其中一家中车四方公司,主要从事研发;一家中车成都公司,配套的5G、无人驾驶、工业互联网、车车通信等技术都可以在园区内找到配套企业。“上下游都在园内,才能形成合力,是共赢!”新都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催生,也体现在对企业的培养壮大。作为最早入园的龙头企业之一,中车成都公司的净利润从年的万元增长到年的1.25亿元;营业收入从年的12.58亿元增加到年的32.83亿元。

自年成都产业发展大会作出规划建设产业功能区的战略决策以来

成都就持之以恒推进产业功能区

成都为什么对这件事情“孜孜以求”?

下面这串数字最有说服力↓↓↓

以产业生态圈

引领产业功能区建设

是城市经济组织方式的

一次重大变革

4月1日,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在淮州新城召开。这是自年7月,成都产业发展大会作出规划建设产业功能区的战略决策以来,领导小组召开的第8次会议。

不足四年时间,为了同一件事,连续召开8次全市大会。

四年来

规划核心起步区平方公里、高品质科创空间万平方米,经济密度突破1亿元/平方公里,年千户重点税源企业户均纳税较年增加万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局面加快呈现。

四年来

以产业生态圈为链接机制、以产业功能区为赋能平台,成都的产业能级持续提升、创新动能加快培育,在蓉企业市(州)分支机构数量增长3倍,“三区三带”建设项目个、总投资超1.3万亿元,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策划重大项目个、总投资超亿元,高新企业数量超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

以产业生态圈引领产业功能区建设

是城市经济组织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一起期待更好的成都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xingye.com/fzhysc/154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