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ktyx.com.cn/lehuo/baike/20201113/533.html
中国石油和化工
行业经济运行面临的挑战
上半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向好的态势继续,尤其是效益增长超出了年初预期。不过,全行业高质量发展仍面临挑战。
1、产能过剩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经过两年的持续发力,化解过剩产能、尤其是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石化联合会产业部最新的《重点石化产品产能预警报告》,重点监测的28种产品去年平均产能利用率72.2%,比上一年提升3.1个百分点。但是,大宗石化产品过剩、高端石化产品短缺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比如,炼油装置的产能利用率71%,虽比年提升5.5个百分点,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十几个百分点的差距。尿素产能连续3年下降,但去年产能利用率只有72.4%。甲醇去年产能利用率73.6%,聚氯乙烯74.4%,醋酸73.7%,聚甲醛只有53.2%。大家 当前还要特别 2、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我国石化产业“低端产品拥挤,高端产品缺乏”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成品油、基础化学品过剩,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缺乏的状况改善不明显。
去年石化全行业贸易逆差高达亿美元。其中进口有机化学品万吨,再创历史新高;逆差.8亿美元,同比增长38.6%。进口合成树脂万吨,仅聚乙烯、聚丙烯的合计逆差就高达亿美元。其中,聚乙烯进口万吨,同比增长18.6%,对外依存度44%;中低密度聚乙烯进口万吨,同比增长15.7%,对外依存度43.3%;高密度聚乙烯进口万吨,同比增长21.2%,对外依存度59.1%;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进口万吨,同比增长15.8%,对外依存度34.5%;聚氯乙烯还进口万吨,同比增长15.6%。而工程塑料、电子化学品、高性能纤维、高端膜材料的差距更大,如聚碳酸酯去年表观消费量.3万吨,其中进口.5万吨,自给率仅36.7%。
3、资源制约日益严重
自年中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进口量不断增加。年,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今年上半年,我国原油产量.2万吨,同比再下降2%;原油加工量3亿吨,同比增长8.9%;原油表观消费量3.17亿吨,同比增长3.8%,对外依存度70.3%;天然气产量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6%;天然气表观消费量.6亿立方米,增幅16.1%,对外依存度42.4%。
4、环保要求越来越严
据环保部门统计,近几年石化行业废水排放量超40亿吨,约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的20%;废气排放量约6万亿立方米,均列工业领域第一。VOCs排放量约占工业源排放总量的40%;废固排放量3.7亿吨,工业领域第二。
在上一轮环保督察过程中,很多石化生产企业停产、限产,技改投资、设备投资、运输成本等不断增加。今年环保税开征,新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启动,计划再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环保督察全覆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环保督察是必要的,对管理不规范、排放不达标企业采取断然措施也是必要的,但对企业采取简单的“一刀切”或不分青红皂白的“切一刀”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
行业经济运行新增不确定性
美国政府的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尤其是今年以来的贸易霸凌主义,给世界经济增长平添了许多不确定性。
1、中美 的影响
中美 固然有难以跨越的“修昔底德陷阱”作怪,更有美国国内中期选举政治因素的作用,以及新一届政府反复无常、周围鹰派团队的鼓噪,关键还是中国超预期的发展令美国徒生恐惧。据世界银行最新数据,年美国经济总量19.39万亿美元,中国12.万亿美元;中国净增超过1万亿美元,而美国净增亿美元。中国的超预期发展和美国的增长乏力,令美国的鹰派精英们忧虑加重。
没有赢家,只能是两败俱伤。当年奥巴马政府对华轮胎加征3年关税,年美国消费者为此多付出11亿美元。今天的中美 对中国经济发展肯定有影响,但分析来看,对石化产业的直接影响不大。
首先,美国最担心的是中国的高端制造,所以亿美元的清单主要针对《中国制造》及其受益产品,如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术、机器人技术、工业机械、新材料和汽车等行业。
其次,中美石化贸易额不大。年两国石化贸易额亿美元,占石化进出口总额的8.1%。其中自美国进口亿美元,向美国出口亿美元。美国拟加税的亿美元清单中的3个石化产品,年出口美国万美元,只占出口总额的10.8%;亿美元清单中涉及石化产品95个税号,年出口美国总额18.2亿美元,只占石化产品出口美国总额亿美元的7.2%。
再次,中国反制美国的亿美元清单中没有石化产品;亿美元清单中有个石化产品,而二氯乙烷、丙烯腈、聚碳、聚酰胺、有机硅、低密度聚乙烯等产品,是我们已经和计划反倾销的产品,所以直接影响不大。
不过, 对中国石化产业的间接影响和中远期影响不容忽视。如液化丙烷、液化天然气及能源产品受到影响;家具、机械、通信、轻工、纺织等产品被加税,会间接影响石化涂料、颜料、合成材料等配套产品。
从中远期影响看,近两年中国原油天然气等产品从美国进口占比虽不高,但增速很快。如年从美国进口原油6万多吨,年增加了近7倍,年同比又大增近15倍。美国已成为我国第14大原油来源国,超过马来西亚、南苏丹、利比亚、哈萨克。液化天然气也一样,年从美国进口6万多吨,年增加2倍,年同比又增加近7倍。美国现已成为我国第6大液化天然气来源国。据美国自己的统计,年中国是美国第2大原油出口地,占比20%;是美国第2大液化石油气出口地,占比12%;是美国第3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地,占比15%。
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今年上半年已高于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于42%。现在国内已建成十几套丙烷脱氢装置,去年液化丙烷进口总量万吨,其中从美国进口量占1/4。当前国内拟上乙烷裂解装置也有20多套,而乙烷进口将来主要依靠美国。我国公布的反制产品清单中,就有液化丙烷等产品。由此可见, 的间接影响和中远期影响一定会有,且对有的企业来说不会小。
2、油价不确定性的影响
今年上半年布伦特原油均价70.2美元/桶,同比增长33.1%。上半年油价也在不断波动,布伦特油价最高时超过80美元/桶,最低时62美元/桶,个别时候与煤炭等大宗商品一样也出现剧烈波动。5月末一周内,原油期货日最高收盘价与最低收盘价跌幅近9%,此后一直震荡下行,至6月中旬累计跌幅逾12%。6月底受美国废弃伊朗核协议影响,油价又快速拉升,单日涨幅逾5%,很快突破74美元/桶,创出3年多来新高。受此影响,基础化学品、合成材料等产品价格出现了大幅震荡。
下半年受美国单边主义要求,所有国家停止进口伊朗原油,油价波动将会加剧。即使沙特等国承诺增产以补市,加上委内瑞拉减产的因素,油价的不确定性有增无减。我们预测,下半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在75美元/桶上下。
3、企业停产限产的影响
一方面是企业数量减少的影响。
实体企业是经济强国的主要支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对发展实体经济予以高度重视并提出明确要求。但是,实体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并不乐观。根据国家统计局对规上企业的统计,今年上半年石化全行业规上企业减少家,其中化工板块减少家;规模以下企业很难也尚未作过统计,由于各种因素的叠加,会不会减幅更大?这些加剧了我们对石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担忧。
另一方面是企业停产与限产的影响。
对于工艺技术落后、消耗高、污染重、排放不达标的企业,依法关停并转是无可争议的。但是,每遇重大活动、每遇安全环保检查,有的地区和园区“一刀切”的采取停产、限产的措施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科学的。更有甚者,园区内一家企业发生安全或环保事故,园区内所有企业都要停产。石化装置的生产与加工工业不同,连续稳定是最基本的条件,反复开停车不仅安全隐患陡增,而且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企业对这方面的诉求很强烈,可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今年以来,很多企业(包括在华跨国公司)又遇到了新问题——原来产业链上游配套中间体或原材料的中小企业停产,上游配套原料无货可寻、要么价格猛涨,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影响。有企业表示,不规范设立保护区对油气采区影响较大;专业协会座谈会了解到,上游矿山整治对磷肥、无机盐、纯碱行业也带来影响。
(来源:《中国化工报》,作者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