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石油化工行业预测

北京治疗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4322698.html

世界油气行业现状分析

受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摩擦加剧影响,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速较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全年消费量约为.2亿吨油当量。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进程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但全球能源清洁化发展大势并未改变,在中国和欧盟的引领下,年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能源。世界石油市场艰难平衡,国际油价低于上年。国际油价整体水平低于上年,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64.2美元/桶,下降10.5%。全球经济增速降至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世界石油需求增量也自年以来首次降至万桶/日以下。多个产油国被迫减产,世界石油供应量与需求量基本持平,全球石油市场艰难平衡。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速放缓,LNG贸易规模快速扩张。受北美、亚太天然气消费增速减缓影响,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及产量增速分别为3.5%和3.4%,均较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主要市场天然气价格出现不同幅度下跌,亚洲溢价进一步收窄。LNG贸易量增速进一步提升至12.2%,接近管道气增幅的两倍,带动全球天然气贸易稳步增长。全球油气发现储量大幅增长,勘探开发投资明显增加。全球新发现油气可采储量12.8亿吨油当量,同比大幅上升60%,超过1亿桶油当量的重要发现有25个,主要来自南美、非洲等地区。全球勘探开发投资较年增长8%,除北美地区略降外,其他地区陆上勘探开发投资均有增长。国际石油公司对海上石油开发的投资积极性增强,年,全球实施了个新的海上石油项目。世界炼油、乙烯能力大幅增长,运行情况总体不如上年。世界炼油能力净增1.17亿吨/年,是年以来炼油能力增长最多的一年,中国、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和土耳其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是主要驱动力。世界原油加工量并未与炼油能力同步大幅增加,与上年基本持平,欧美及亚太等主要炼油地区炼厂开工率都出现下滑。年世界新增乙烯产能高达万吨/年,同比增长6.7%,但运行总体逊于上年。油气资产交易量减额增,美国页岩油气资产交易首度降温。全球油气上游并购市场继续冷清,全年完成交易仅起,较上年下降近30%;但由于有巨型交易达成,交易金额达到亿美元,较年上升30%。美国页岩油气资产交易热度首次下降,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较上年分别下降49%和67%。全球石油化工行业发展趋势一、全球供过于求,贸易环境复杂多变(一)借助美国页岩气的大规模开采,北美新建或扩建乙烷裂解装置产能从年起开始逐步释放,预计年北美乙烯及下游衍生物净出口将从年万吨增加到万吨,年将进一步增加至万吨以上。美国低成本页岩气开发将影响世界石化产品区域格局。(二)年新冠疫情对行业冲击明显,由于投资惯性难以迅速停止,预计全球石化产品产能整体供过于求的态势将会加剧。(三)世界经济环境“逆全球化”苗头显现,国际形势激烈变动,贸易环境复杂多变。我国目前仍是全球最主要的石化产品净进口国之一,贸易逆差巨大,但同时又是下游纺织、轻功等制品全球最主要出口国,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及不确定性将带来石化行业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二、油价中低位震荡反复,价值链需要高端化发展通常情况下,原油价格暴跌,下游产品价格支撑相对较强,传统炼化路线受益,利润空间扩大,同时整体价格中枢下移,有利下游消费提振。但年油价下跌同时受到疫情影响,全球石化下游产品需求被抑制,加之新增产能进一步大规模投放,基础石化产品市场竞争形势更加激烈,行业发展重心需要进一步往价值链高端化延伸。三、需求增速放缓,结构性短缺依然存在预计到年,国内成品油过剩态势仍将延续,PX和丙烯供需将趋于平衡,乙烯仍将存在较大缺口,合成材料结构性短缺将长期存在。中国石化行业“十四五”发展形势一是市场需求总体继续扩大,但增速下降。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深入,基本原材料的需求还将保持一定增速,但增速会有所降低,人们日常生活用品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另一方面,人们的消费升级以及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改变,将提高或改变市场需求,促进与经济发展相配套的石化化工产品升级换代。因此,预计“十四五”期间,传统石化化工产品,如成品油、大宗化工产品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消费保持低速增长态势,甚至有些个别产品还会有略微下降;而在与智能制造、电子通信、中高档生活消费品和医药保健等有关的化工产品,主要是电子化学品、高档纺织化学品、化妆品原材料、快餐用品、快递服务用品、个人防护和具备特殊功能的化工新材料等,都将会有很大增幅。二是低油价可能成为新常态。油价是世界经济的温度计。世界经济下行,将影响经济需求,进而导致国际原油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加上页岩油(岩页油)、页岩气(岩页气)技术的成熟,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国际原油市场供求关系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国际石油供应总体保持宽松,油价将极大概率继续低位运行。综合国际政治经济多因素分析,低油价可能成为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的新常态。在油价低位的背景下,煤价也将下移,价格中枢回落。低油价、低煤价将向石化产业链下游传导,整个产业链的价格体系都将重构。三是安全生产、绿色发展的要求日益提高。石化化工生产“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特点突出,尤其是近几年,化工行业事故频发,特大恶性事故连续不断,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在社会各界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原来远离城市的石化化工企业已逐渐被新崛起的城镇包围,带来了许多隐患。“十四五”期间,社会各界将更加紧盯各地石化化工企业,石化化工企业进入化工园区,远离城镇布局将成为必然要求,安全生产也将是企业必须加强的一门必修课。绿色发展已经在社会上形成共识,坚持绿色发展是行业必须要强化的理念,一方面要补足以往的环保欠账;另一方面还要针对不断提高环保标准买单,这对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四是进出口贸易可能出现“波折”,技术引进受阻严重。鉴于当前的国际形势,世界经济第一大国把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贸易摩擦时常升级,通过增加关税,搞“极限施压”,还不时地叫嚣,与中国“熔断”“脱钩”。我国石化化工产业总体上贸易是逆差,从数值上看,与西方个别大国贸易仅占总额的8%左右,影响有限,对于其他工业行业来说,相对较小。但是,万一“熔断”,不仅仅是石化化工产品本身,其他产品的影响也会间接的传输到石化化工产品上来,这种叠加传导因素的影响比其本身要大得多。文章转自石油化工安环联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xingye.com/fzhysc/143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