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基本正常,多数运行指标保持增长,但三、四季度以来,出口形势更为严峻,出口总额降幅持续加大,产销、效益增速逐步放缓,运行压力有所加大。年,纺织行业运行前景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纺织行业仍需深入推进转型升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表示,展望“十三五”,我国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质量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纺织行业同样要走质量型发展之路,建设“质量纺织”。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纺织大国,纺织行业也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但随着行业发展越来越受到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向挤压”,传统的发展模式遭遇到了巨大挑战。“纺织行业当前受到的‘双向挤压’,一是来自新兴发展中国家,如东南亚,它们在人力、运输等成本方面比我国更具优势,我国的加工成本也是其数倍;另一个来自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意大利等传统纺织强国,提出了‘再工业化’,大力发展纺织工业,如美国仅年就增加了万锭,超过了之前几年的总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说。
那如何才能应对纺织行业面临的“双重挤压”,实现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姚穆给出的答案是:质量为先。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年全球的加工纤维用量将从现在的万吨每年增加至2.53亿吨每年,增长2.7倍,其中服装、家纺、产业用加工纤维将分别占比16.4%、16.2%和67.4%。
“在‘双向挤压’下,我国纺织行业必须要实施质量为先战略,推动纺织质量建设,从原材料到成品,都做到世界最优且引领世界,从而实现从纺织大国到强国的转变。”在姚穆看来,纺织行业做到世界最优,质量上要实现性能优越、功能多新,产品上做到精细、精美、精湛,功能上表现为安全、健康、美丽、舒适,需要将产品、质量和文化、品牌相结合,还应该在标准化领域实施改革,进行试点推广世界最高标准。
高勇则表示,“纺织质量”建设应当重点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行动”,既增加产品的数量,更提升产品的质量,打造一批自主品牌。
文字出处:中国质量报
图片出处:百度图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