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出诊时间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147810.html
作者:袁来
生意越难的时候,经销商越应该思考未来2-3年的生意该怎么做?尤其是在这个新零售崛起,线上电商阻击,B2B电商抢夺的时代下。
关于一个区域市场经销商的演变,“新经销”就曾预判过,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品牌运营商;第二类品类运营商;第三类区域供应链企业。
坦率地说,区域供应链企业在一个区域市场内会比较少,1-3家左右。相比而言,做区域供应链企业的条件和要求会比较高,这条路径对大多数经销商来说,不算是最佳的选择策略。而做品牌运营商和品类运营商相对容易,结合现有累积的经销资源,做一些方向性调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品牌运营商,简单理解,就是与上游某品牌达成深度的战略合作,成为指定的地方运营商,该品牌占经销商生意的50%以上。
常见的品牌运营商如:伊利、蒙牛、农夫山泉、金龙鱼、纳爱斯(专销)等品牌的经销商。这类经销商的经销品项基本上是1+n的结构,1个核心战略品牌,n个非知名的产品。主要的品类如水饮、乳品以及粮油等。
经销商在一线终端的策略打法,销售推广基本上是围绕着核心战略品牌为主,其他产品均为辅助,顺带销售。
上述是品牌商运营商,他是以某个战略品牌的落地销售服务为导向。而品类运营商则是以某个品类整合为导向,通过最大化地占领终端门店的品类货架,挤压竞品,继而调整产品结构,推高卖新,获得利润。
常见的品类运营商如:休食、百货、日化、调味品等经销商。当然,上述是“大品类”,还可以继续细分到“小品类”,如口腔、纸品、家清、个清、面包等等。这类品类运营商的经销SKU数往往可以达到个以上。
未来2-3年经销商的主流演变将会向这两类经销商迈进。基于这两类经销商,我们再看看经销商的核心赚钱逻辑是什么?
-01-
品牌运营商如何赚钱?
品牌运营商是“1+n”的经销结构,赚钱的核心取决于战略品牌的经销。这里有两个关键点,第一经销的方式;第二内部的管理。
1.经销的方式,决定了是否赚钱
单品牌经销,不管体量多大,如果仍是以批发模式,在当前时代下几乎很难再挣到钱,只代理一个战略品牌(此战略品牌90%是一线知名品牌),旗下畅销品的价格体系非常透明。只做仓配和垫资,很容易遭受“倒货商”的价格阻击。所以减少二批,直营掌控终端,是每个品牌运营商必须要走的路。
此时,不少经销商会担心,如果放弃二批直营终端,可能根本无法养活人员和车辆。是的,如果只做知名品牌的畅销品,确实很难做到盈利。但知名品牌并非只有畅销品,一线品牌商基本每年都会推出少则几款,多则十几款新品。
成为品牌运营商,核心不仅仅是做畅销品,而是上游厂商希望经销商能够持续地“推高卖新”,如果经销商卖不了新品,即使畅销品卖得再好,想盈利很难。
前段时间,拜访了一位专营纳爱斯品牌的经销商,只做纳爱斯的全系列产品,每年净利润竟然能达到10%以上,他的核心盈利来源不是畅销品,而是该品牌的周边新品、非畅销品。在一个地级市场,配置16名全职一线业务,直营终端,甚至将市场下沉到镇村一级市场。
2.内部的管理,决定了是否赚钱
如果单从前端毛利看,品牌运营商的毛利空间非常有限,尤其是在伊利、蒙牛、金龙鱼等知名一线品牌的经销。因此,不少经销商开玩笑说,赚钱是“省出来”的。
不少厂家开始向经销商倡导“降本增效”,这背后的核心是前端毛利有限,经销商必须要向后端管理要效益,而管理的核心并非是一味地降成本,而是增加效率。尤其是一线人员的拜访、推广效率,以及后端仓配人员的服务效率。
比如乳品经销商要想实现盈利,关键是看新鲜度管理,直接体现是在对大货龄商品的调换管理上。针对大货龄商品,如果仍是采用“统一回调仓库检查、审核,再集中回调到KA门店或部分小店进行特价、搭赠销售”,两次物流的搬运,再加上业务的时间精力分散,盈利非常有限。
一位阜阳的蒙牛经销商谐和商贸,通过调整货龄管理方式,借助爱盈利SFA工具的过程监管,直接让大库龄商品在市场中进行调换,无需再回仓库。对比年调货率,年平均下调30%-40%,多出净利润近百万。
还有一位金龙鱼经销商,宏业恒大商贸,在一个三线城市辽宁鞍山市,通过一线业务的薪酬分红制度管理,一线业务平均薪酬达到元以上,整体商贸公司的盈利水平远超同行。
-02-
品类运营商如何赚钱?
做品牌运营商要想实现盈利,要么直营终端,推高卖新;要么围绕着降本增效,做好极致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相对品牌运营商,品类运营商的赚钱逻辑是通过产品整合、产品矩阵实现的,不再是看单一的商品进销差价。
通常来说,品类经销商的产品结构是3-5个一线知名品牌,再加上n个该品类下非知名品牌商品或一线品牌的非畅销品。通常来说,经销商不是指望畅销品盈利,而是通过n个非知名商品盈利。
此时,一线品牌的核心作用是连接终端,保证有足够的客情关系和粘性,继而增加非知名商品的进场率,以及进场后终端货架上的排面陈列占比。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增加这个品类的SKU。
一位休食品类经营商告诉我,“对于下游小店用户,我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