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代物流bull股权激励的常

律师办案手记

“激励股权来源的选择”、“激励对象人数的确定”、“激励股权转让的依据”等是货代股权激励过程常有疑问,如何引进、保留和发展人才等对货代长期发展十分重要,一旦股权激励设计不合理,反而会导致优秀人才流失、“Topsales”自立门户的结果。

案情摘要

案例一

年11月21日,某物流公司拟制定《股权激励方案》,希望通过授予员工股权增加其工作积极性。股东A提出可由大股东B出让部分股权作为激励股权,而股东B则主张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进行,A、B对激励股权来源选择产生争议。

案例二

年5月28日,某货代公司拟与其高管及核心业务人员签订《股权激励协议书》,激励对象共计20人。原有股东6人担心若激励对象全部签订激励协议后,公司股东人数过多不利于后续股东会召开,为解决此问题遂向本律师咨询。

案例三

年10月6日,某物流公司与其高管B签订《股份转让协议》,约定物流公司一股东出让3%的股权给B,转让价款为38万元(无需B实际出资),公司设立持股平台,B自公司变更登记之日起4年内不得离职。年11月26日,B离职并请求物流公司将该股权转移至其名下。物流公司认为其离职行为导致协议无法继续履行,遂不予办理,双方产生争议。

诉辩焦点

1、激励股权是否可通过股东出让股份或者增资扩股的方式进行?

2、有限公司股权激励人数是否有限制?

3、物流公司能否将股权转移至其离职员工名下?

律师评析以上为股权激励案,因公司发展过程中,未拟定合理的股权激励机制引发的争议,结合大量类似案件的处理经验,我们点评案件如下:

一有限公司进行股权激励的股份来源方式是有限的

案例一中,股东出让股份和增资扩股的方式都是可行的。对于有限公司来说,由于其并非上市公司,无法在公开市场发行股票,所以不能采用增发股票或者二级市场购买股票的方式,但可以采用期权池预留、股东出让股份、增资扩股、股份回购等方式。期权池预留一般是初创公司普遍采取的方式;股东出让须考虑其是否有转让意愿、是否经过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并放弃优先购买权,适用于成熟期公司;增资扩股须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此种方式同样也会稀释原股东的股权比例;股份回购只能在法律规定的情形下进行。股权激励计划往往会引入新的激励对象作为股东,稀释现有股东的股权比例,导致公司原有的股权结构发生变化。处于不同阶段的物流公司应慎重选择激励股权的来源方式,根据公司内部情况和外部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股权结构和股权比例,充分发挥股权激励的优势,使员工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

二激励对象的人数应依各货代公司的实际需要而定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不得超过50人。各货代公司进行股权激励时,如激励对象超过50人,则不适合采用认股类型或者其他需要激励对象实际持有公司股份的激励模式,比如期权、干股、限制性股份等,而应采用利润分红型虚拟股权激励,或者股份增值权等模式。在案例二中,激励对象为20人,为方便股东会的召开,可选择给予员工干股的的模式进行,该形式不涉及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股东会的召开不受影响,又可对员工形成激励,而且操作简单,仅需签订协议,无须变更工商登记。股权激励是企业为了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在确定股权激励人数时,如果人数过多,则会使股权激励成为一种变相福利,削弱了股权激励的效果;如果过少,容易造成公司内部贫富差距悬殊,降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三股权转让应以转让协议为依据

案例三中,物流公司按照协议约定无需办理涉案股权的转让。《股份转让协议》的实质是物流公司与B约定的股权激励机制,该协议以B的在职为条件,而B于年11月26日离职,股权激励的基础前提不复存在,B的请求缺乏事实依据,无法得到支持。根据《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B离职,解除协议的条件成就,物流公司可主张解除合同。而根据《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的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涉案股权虽登记在持股平台上,但并未转移至B的名下,所以物流公司无需办理股权转让登记。建议各物流、货代公司进行股权激励时,为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应尽可能具体明确的约定协议内容,且约定协议解除或者股权激励对象的退出方式等条款。

上述案例取材于曹律师办理的案件素材和经验总结,作评于当时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或有历史局限性。但读者遇到类似纠纷,切忌生搬硬套,对号入座!个案处理,须结合具体案情以及现时法律规定、司法态度而分析判断!如有必要,可咨询曹文定律师,电话/。

往期回顾

期:货代物流·股权激励的常见问题和风险之“一二三”

期:货代物流·家族企业股权设计的常见问题和风险之“四五六”

期:货代物流·家族企业股权设计的常见问题和风险之“一二三”

期:“物流车辆融资租赁”常见问题和法律风险之“四五六”

期:海运费收不回,货代追款“常见问题和技巧”之“一二三”

期:从“小车租赁纠纷”系列案,点评“物流车辆·融资租赁”常见法律风险之“一二三”

期:空运费收不回,货代追款“常见问题和技巧之“一二三”

期:冷冻柜货损,“船东快赔”常见问题一二三

期:“利息”写出“分红”,借款变成投资款?

期:船舶碰撞,货柜坠江,保险公司追偿,货代赔不赔?

期:“空运包税”货物侵权被销毁,货代货主互撕,谁赔谁?

期:未熏蒸?被退运!庄家索赔货代,谁是谁非?

期:进口货物,7年不清关,货代承担滞期费?!

期:疫情蔓延,物流行业-法律风险防控,最新10案例!

期:货物未定损,航空公司也要赔?!

期:货物丢失,航空公司拒赔怎么办?

期:空运延误,货主索赔,货代怎么办?

期:拖欠空运费,违约金怎么算?

期:拒收传票、不举证,老赖申请再审难!

期:货代扣单,海事强制令可支招!

期:和解协议VS调解书,强制执行可撤销?

期:空运货丢,托运人能否拒付货代运费

期:“一班人马两公司”,货代找谁追运费?

99期:报关留“暗佣”,退不了税,货代担责?

98期:货代扣货,“个人”货主可索赔?!

97期:货未全损怎么赔?“直减法”?“残值法”!

96期:无单放货,货代巧用时效抗辩,三折调解!

95期:“代理”拆箱还柜,货代无单放货?

94期:“华人买家”诈骗“国内货主”,货款不回,货代赔?不赔!

93期:货代公司欠债,股东被判还钱,冤不冤?

92期:“百万提成”被扣,离职员工PK货代老板,谁是谁非?

91期:海关查柜,拖车行“转单”运费收不回,咋办?

90期:船东甩柜甩货,赔不?赔!

89期:“冻柜货损”未上船,船东赔不赔?

88期:“跨境电商物流”诉讼,前海法院管辖?

87期:"货代"电放,而“提单shipper”不知情,损失千万,货代赔?

86期:“货柜泄漏”污染码头,货代赔?货主赔!

85期:报关出错“退不了税”,货代赔不赔?

84期:“货代”租仓库被骗,“订金”可退回?!

83期:“转关”变“清关”,铁路运输被擅改,货代有过错?!

82期:船东无单放货,货代已垫运费损失由谁担?

81期:多式联运中“拆箱还空”,无单放货的初步证据?

80期:“皮包公司”欠运费,老板跑路哪里逃?!

79期:“阴阳合同”走偏门,“火眼金睛”辨真假!

78期:瑕疵产品退运,货款税费损失谁承担?

77期:“危险品”误入普通仓,货代、仓库谁担责?

76期:货代“包清关”,清关文件谁负责?

75期:FOB收货人不提货,目的港费用谁来买单?

74期:欠款8年不还,债主能追回?

73期:提货单“被扣”或“遗失”,货代赔不赔?

72期:寻租商铺遇“转让陷阱”?律师支招,讨回转让费!

71期:退运有风险?“返航”需谨慎!

70期:一审裁定驳回管辖权异议,货主上诉、绝地反击!

69期:“隐与显”之争,隐名持股有风险?

68期:承运人追讨运费,“扣货”是一把利剑?

67期:延迟交付,承运人赔不赔?

66期:货代高管“飞单”,赔不赔?

65期:海关查柜扣货,“天价”柜租码头费谁买单?

64期:股东“抽逃出资”或“借名出资”,丧失股东权利?

63期:清关货值调高,“关税翻倍”谁买单?

62期:台风导致货损,货代能否免责?

61期:清关申报不实货物被扣,货主索赔货款、拒付运费,货代怼回?!

60期:货代“Co-load”转委托的法律风险

59期:货物退运,垫付运费谁来赔?

58期:海上货物运输中“赔偿请求权”的法律问题

57期:无人提货,船东索赔货代十万判三万,凭什么?

56期:承运人地位识别的法律问题

55期:货主起诉DDP货代“谎报税金、赚差价”,怼回?

54期:货代订舱转委托的法律问题

53期:FOB收货人拒付运费,发货人应负责?

52期:货代在出险后的协助义务和法律风险

51期:货代无单放货,为何不赔?!

50期:民事诉讼中的限制出境的法律问题

49期:空运庄家丢货,《华沙公约》能否免责?

48期:公司债务中的股东责任的法律风险

47期:欠运费跑路,货代如何追老赖货主?

46期:股权受让的法律风险

45期:无单放货诉讼时效抗辩,货代免赔!

44期:股东权利继承的法律问题

43期:货物冲关被扣,货代赔不赔?!

42期:定金、违约金如何选择适用的法律问题

41期:公司增资、表决的法律问题

40期:拼箱庄家扣货,货主货代怎么办?

39期:散货拼箱的法律问题

38期:货代无单放货,为何免责?

37期:无单放货-诉讼时效之辩

36期:无单放货,货代未签提单不担责?

35期:仓至仓保险条款的法律风险

34期:“对单补料”少两字,货损赔偿折大半!

33期:物流仓库租赁的法律风险

32期:巴拿马海关扣货,货代、货主谁担责?

31期:离职员工接单引发纠纷,责任由原公司担?!

30期:海外代理跑路,“FOB指定货”找谁收运费?

29期:货柜落海一审判全赔,二审“两折调解“,凭什么?!

28期:“无单放货”三案索赔百万,开庭后为何撤诉?

27期:提单管辖条款效力如何,各法院怎么看!

26期:“无单放货”之诉,货代也可不赔!

25期:移送管辖,货代企业走向胜诉的第一步!

24期:空运货物飞错目的港,“庄家”赔不赔?

23期:工厂“做电放”事后不认账,货代公司何以为辩?

22期:货代公司货运管理系统软件水土不服,费用能否追回?

21期:货代垫付费用追偿不成,为哪般?

20期:海上货物运输索赔请求权的诉讼时效计算标准

19期:货代交付提单的风险控制和处理

18期:货代业务中提单遗失的风险控制和处理

17期:货代电放提单的法律风险

16期:未有劳动合同被诉,货代公司如何对“双倍工资”说不?

14期:“庄家”索赔,货代“小伙伴”可以说不吗?

13期:货代在保险理赔中的法律风险

12期:海运承运人的免责事由与责任限制

11期:核销退税后,无单放货索赔的法律风险

10期:货代行业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风险

9期:展会物流的法律风险

8期:多式联运中货运代理的法律风险

7期:货代垫付运费、共同海损的法律风险

6期:运费到付的法律风险

5期:货代储运货物的法律风险

4期:货代投保货运险的法律风险

2期:目的港无人提货的法律风险

1期:目的港货物退运的法律风险

《律师信箱》从28期起更名为《物流法务》,《物流法务》从74期起更名为《物流

商事.以案说法》。

LAW

《物流

商事.以案说法》供物流外贸从业人士防范风险,您的“转发、分享朋友圈”将给身边的朋友带来帮助。

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xingye.com/hqhysc/146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