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报告新能源汽车及三电市场趋势

以下为文字版主要内容:

政策驱动导致不同的车企在战略选择上进行差异和分化:一类企业致力于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导者;一类企业趋向采用最低的成本来满足合规的要求。

但是传统车企面临着BEV成本太高、品牌溢价不够导致盈利性差,而且市场增长乏力的困境,试图通过品牌向上来提升产品售价、改善盈利性;同时生产一定量的节能车来降低对NEV积分的依赖和压力。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形成明显区隔,会形成高端BEV和经济型BEV两个细分市场,18万以上产品以对标特斯拉,提高用户感知价值为主;18万以下市场则主要面向出行市场,以产品整体的经济学和可靠性为主要诉求。

未来几年,各种技术路线的市场都会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其中BEV和HEV可能会处于领涨状态;年,由于宏观环境好转、车型投放增加等原因,新能源和节能乘用车都会同比大幅增长,但可能仍然低于政府的预期。

国内主流乘用车企业,在电池供应商的选择上,除了比亚迪,基本都选择了宁德时代。而打破宁德时代的垄断、引入新电池供应商是车企的重要降本手段。另外。材料体系更新、工艺创新、集成技术,成为企业从电池本身降本的重要措施。

相对电池来说,电驱动技术壁垒不高,导致市场参与者众多,市场集中度不高。目前还有新玩家在持续进入……

集成化能更好地满足车企降本、减小空间和体积的需求;目前三合一已经成为主流,占比超过50%;但多合一产品形态的改变会导致其商业模式和业务形态发生改变,而且过多产品的集成会导致匹配的尺寸灵活度小,可维修性差。

目前大部分车型的电压平台集中在~V,短期内V高压化的趋势并不明显。年左右,会有部分追求高性能的车型搭载应用V系统。

得益于SiC的高耐压、高效率等特性,SiC-Mosfet开始逐步应用于电动车驱动电机。为了保证碳化硅需求,车企、电驱动企业开始与半导体企业展开合作布局。

汽车零部件如何应对未来汽车产业生态变革?

把握新能源市场快速增长的势头,乐观但谨慎;

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客户;

持续跟踪行业技术趋势,准确定位自身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数字化建设,并快速建立相应的软件算法专业能力;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精益生产来降本增效。

往期回顾

01

|年9月电机、三合一、电控TOP10:比亚迪全面重回第一,阳光电动、蜂巢电驱动首入TOP

02

|年9月电池、BMSTop10:宁德时代配套宏光Mini蜂巢能源首现榜单

03

|一文读懂车企打造高端化品牌思路

04

|大陆集团: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需要往面向服务器的架构去转变

05

|比亚迪:率先拿下滴滴首款定制网约车沾了核心部件的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xingye.com/hqhysc/136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