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过万,化工行业为什么还是招不到人

进入秋招季,企业招聘与个人求职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化工企业人才难求,毕业生却抱怨工作难找。

因为疫情,被按下了暂停键。今天一看日历,乖乖,都已经快11月份了,秋招快结束了。一方面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各种招聘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另一方面毕业生却抱怨工作难找,东寻西觅却仍旧找不到心仪的工作。人才需求与供应的不对等已经是化工行业的老大难问题,究竟是为什么?

化工企业求贤若渴

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对人才的需求近年来持续走高。

不仅是对人才需求的数量节节攀升,对人才的薪酬待遇也是水涨船高。内蒙新建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开出了月入2~3万的高薪。宁夏神耀科技有限公司对于优秀的研发人员给出了年薪30万的诱人薪酬。

除了国家法定的福利外,多家企业还提供额外的带薪休假、宾馆级的住宿条件、每天每餐不低于两菜一汤的伙食标准、帮助子女入学的保证、丰富的文娱活动……总之,为了吸纳更多优秀的化工人才,企业试图从各个方面提供丰厚的福利待遇,可谓是五花八门,各显神通。

毕业生们退避三舍

然而,与化工企业大力招聘人才的现状不对等的是,化工专业学生却普遍表示工作不好找。

在年末结束的秋招中,签了三方(学生、学校、招聘单位)协议的学生占比不到一半,而他们几乎都选择在一线、二线城市工作。70%的学生将工作地点选在家乡附近。

化工企业大多地处偏远,且需要倒班,即使有少量的科研开发人员,工作地点也多位于陕西、内蒙古、新疆等地较为偏僻的县级市。即便是公司福利、待遇比当地水平高很多,但交通不便造成异地恋、外出学习交流不便、有钱无处花等一系列难题让他们望而却步,“苦行僧”式的工作环境,让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踟蹰不定。

很多学生宁愿放弃优渥的待遇,也不愿意放弃与亲人、爱人、友人相处的时间。一边是远方,一边是故乡,毕业生们在面对工作选择时,优厚的待遇已经不是第一位了。

现在的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不仅是丰富物质的享有者,也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对精神生活有较高的要求。化工企业大多地处偏远,远离城镇,交通极其不便,且大部分岗位需要倒班,再加上部分庞杂的企业结构,便不再是他们的首选。而独生子女们心中向往地处省会城市的设计院、科研院所等,尽管今年有扩招的趋势,奈何名额有限,对于求职大军也是杯水车薪。

人才竞争节节攀升

毕业生们感到工作不好找,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招聘方条件严苛、竞争压力大。对项目的质量、设计水平要求明显提高,对环保的要求也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化工产品市场发展逐步正规化,企业对项目建设也越来越严谨细致,因此更加需要复合型、精、专人才。简历筛选就筛掉了一大批人,面试除了考察专业知识、项目经验,对于英语水平、特长等也尤为看重,基本上是层层选拔,尖子里挑尖子。

一方面国内良好的市场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归回来工作,另一方面国内的高材生也不再疯狂出国镀金了,普通高校毕业生与清华北大的学生同场面试已是家常便饭,见怪不怪了。

毕业季即纠结季,即使在化工产业大面积回暖的今天,化工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求职之路也不那么顺畅。如何解决化工行业用人缺口,解决毕业生的工作问题,任重而道远。

最后喊一句

又是一年校招季,胶之道将定期推送一些企业招聘需求信息,想招人的公司赶紧把各岗位招聘需求发送到(加号请备注:招聘)

为给大家谋福利,招聘需求免费发布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xingye.com/fzsmx/138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