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财经粤开医药深度
医药代表备案制落地,积跬步方至千里来源:粤开崇利论市摘要我国对医药代表的行业整顿起步较早,于21世纪初便启动了对医药代表行业的整顿,一是国家大力出台法律规范医药代表行为,依法治理医药行业;二是推出医药代表资格认证项目,约束医药代表行为;三是以省市为单位探索开展医药销售人员的备案。从医药代表监管的发展史看,尽管早期对于医药代表行业的整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瓶颈,如监管法律覆盖较广但针对性不足;行业组织整顿效果有限;备案试点具有省市局限性,普适性不足。版《医药代表登记备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深刻影响了医药代表的销售模式、培训模式及招聘模式。年12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发布《医药代表登记备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从国家层面详细界定了医药代表的内涵外延、从业内容、备案条件等。管理办法出台后,医药代表的个人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医药营销模式的转型升级持续推进,行业的监管体系趋于完善。但是,随着版备案管理办法的推进,概念模糊和实施路径不完善等问题相继暴露,对于深化备案管理办法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年9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发布《医药代表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医药代表监管提升至新高度。版《医药代表备案管理办法(试行)》是版的完善、补充和丰富,对部分概念予以进一步的说明和阐述。年12月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医药代表备案管理办法(试行)》正式生效,医药代表行业监管的趋严有利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完善行业规范,打击“带金销售”,让药品价格真正反映成本,让药品销量真正反映疗效。医药代表备案制的成功落地需要从制度设计层面宏观把控,制药企业、医疗机构、医药代表和行业协会四位一体持续推动。经过近四年的发展,我国医药代表备案制的发展平稳有序,改革渐入深水区。国家制定医药代表备案制,从宏观角度,可深化医药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医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发挥医药产业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中的作用;从微观的角度,旨在强化医药营销的合规性,扬学术之风,立学术之巅。医药代表备案制的落地绝非一蹴而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从制度设计层面宏观把控,制药企业、医疗机构、医药代表和行业协会四位一体持续推动,方可成功。投资策略与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