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饲料用粮,近几年的进口量持续保持在万吨左右。对于玉米供需格局,业界通常称为“紧平衡”或“缺口论”,需要一定量的进口补充,因此,这也就会对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形成影响。
随着当下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下跌,随着主产区黑龙江部分地区的价格跌破种植成本线,市场恐慌情绪进一步发酵。我们不妨另辟蹊径,从国际市场的角度,看看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有哪些关联?又会对国内市场带来怎样的变化趋势和影响?
国际、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的内在联系在我国,尽管玉米并非口粮作物,但目前却是我国种植的第一大作物,这得益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需求的急剧增加。受资源禀赋限制,我国不得不实行“谷物基本自给自足,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战略,选择性放开了油料和饲料用粮市场。
玉米是主要的配合饲料,和大豆主要依靠进口不同的是,虽然近几年进口量占国内产量不足10%,但由于我国庞大的消费体量,每年的进口量依然达到了万吨左右,目前是世界第一大玉米进口国。
基于以上原因,国内市场价格毫无疑问的会受到国际市场价格传导作用的影响。特别是近几年,受疫情、地缘冲突、极端天气频发等因素影响,国际玉米价格的波动越来越大。同时,国内玉米市场也由最低收购价价保护政策转变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者补贴的运行新机制。因此,国内玉米价格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也愈加明显,这点对于产业链各个环节都深有体会。国际、国内玉米价格的具体关联我们将放在最后对大家进行讲解。
新年度国际市场的变化趋势我们都知道,国际玉米市场的主要卖家是美国、刚刚超越美国占据了头把交椅的巴西、深陷地缘冲突的乌克兰以及阿根廷等国,而我国由于是世界第一大玉米进口国,进口来源也主要集中在以上几个国家。
美国方面,在10月中旬发布的最新《世界农业供需预估》报告中,美国农业部(USDA)将该国/24年度玉米产量预测下调至蒲式耳/英亩。7月,美国农业部自年以来首次下调美国单产预期,并在8月和9月继续下调。
另外,由于密西西比河水位长期处于低位,业界也对其运输能力产生了担忧,美国农业部已将其出口预测修正下调63万吨至万吨。密西西比河对美国谷物运输至关重要,美国60%的谷物是通过密西西比河运往港口出口。然而,即使是这样,市场分析人士依然认为,美国农业部高估了出口预测。
乌克兰方面,尽管美国农业部将其产量预测上调万吨至万吨,同时保持出口预测不变仍为万吨。但由于地缘冲突仍未结束,市场对乌克兰主要港口的运输能力表示怀疑,特别是在俄罗斯退出黑海谷物出口倡议之后。
阿根廷一直在致力于提高其玉米产量,但根据阿根廷农业部门称,缺少降雨可能会扰乱其至少30%核心种植区的播种。另外,由于阿根廷的财政问题再加上生产季节开始可能受到干旱的影响,其产量可能仅在万吨左右。
巴西方面,今年的确是国际市场唯一的亮点。其玉米产量预估值达到了1.37亿吨,比上一销售年度猛增18%,出口预期也达到了创纪录的万吨。可以说,本年度巴西以一己之力干翻了整个国际市场,硬生生将国际玉米价格从美元/吨附近拉低到了美元/吨左右,我们从国际市场价格趋同,就可以看出巴西获得丰收后,竞争对手降低了价格。
但对于巴西市场自身而言,可能会成也玉米,败也玉米!遇到的挫折包括产量创纪录导致的低价、销售进度缓慢、缺乏存储能力以及本国货币兑美元走强不利出口。这都将会对导致/24年度巴西种植面积减少,毕竟其第一季作物在1~3月间种植。
另外,/24年度,依然是厄尔尼诺年,虽然目前对下一年度玉米米产量的影响还不确定,但从概率上来讲,是不利于全球玉米生产的。
综合以上因素,受恶劣天气条件、地缘冲突、物流运输受阻等因素影响,/24年国际玉米供应可能再次面临供应收紧的格局。
国际市场变化如何影响国内市场?对于/年度,国际市场价格一直低于国内价格,而且价差较大,可以说国际价格就是国内价格的“隐形底部”。通过对近几年国际、国内玉米价格的走势对比,我们发现国际、国内玉米价格的走势关联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际、国内玉米价格走势基本保持一致,也就是涨跌趋势基本趋同,但国际价格波动幅度更为频繁;二是国内价格明显受到国际价格的影响,在价格上涨时表现得更为明显,但在价格下跌时则影响相对较小;三是国内价格涨跌趋势滞后于国际价格。
然后我们来验证一下这些趋势,本年度,国际国内玉米价格同样都处于下跌通道,说明今年的整体行情走势符合第一条。
对于每轮上涨,我们以年5月中旬至7月上旬的这波上涨行情为例,美玉米上涨19%,基本在同一时期,国内玉米价格上涨7%左右;下跌方面,本年度,国际玉米价格从年初的美元/吨左右下跌至目前的美元/吨,下跌幅度达到了27%,而国内玉米均价从元/吨下跌至目前的元/吨,下跌幅度仅为6.4%。因此,第二条也符合。
从年的每个涨跌波段来看,大体上国内价格基本滞后国际价格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第三条同样符合。
从国际价格走势来看,在8月份触底后,已经有反弹上行的苗头,而/年国际供应预期收紧的态势,也对这一观点形成支撑。结合国际市场对国内的影响,我们有理由相信,目前国内玉米价格已经进入筑底阶段。
絮絮叨叨的说了这么多,除了让大家对国内外市场关联有个基本的了解外,更重要的是想提振一下种植户的信心,除非迫不得已得卖粮,否则,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出手,确实并非明智之举。
#金秋图文动态创作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