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风电8放弃国际合作之时,内外部环境关

接上文,在对时代风电进行了宏观环境分析和竞争环境分析之后,需要总结出时代风电的内外部关键环境因素。

时代风电外部环境关键因素

1.机会

(1)国家政策持续鼓励风电。

风电作为一种绿色的、可持续性的能源,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的电力来源方式。在世界控制碳排放的大环境下,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做出控制碳排放的承诺是必须也是必然的。

当前,火电仍然是我国主要的电力来源,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控制碳排放的重要手段。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中最为成熟的方式之一,势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持续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因此,对于时代风电而言,继续从事风电整机行业,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2)年抢装。

我国风电上网电价中存在补贴,且国家相关部门为了促进技术的进步,规定补贴逐年下降。而在年,陆上风电的上网电价补贴将会全部取消,也就意味着风电上网的价格将和火电同价。

按照往年的经验,每一次上网补贴大幅下降之前,风电场开发商都会抢在补贴下降之前开发风电场,以获得风电上网电价的补贴。因此,在年陆上风电补贴取消之前,预计在年中国风电将形成一轮大规模的抢装浪潮。

(3)分散式风电潜力较大。

年被称为中国分散式风电的元年,这一年,国家和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分散式风电。

分散式风电不占用集中式风电的指标,就近接入当地电网。随着风电技术的成熟,尤其是低风速风电机组的成熟,风电开发成本迅速下降,预计到年左右,中东南地区6m/s风速区域风电度电成本可以低至0.2-0.3元左右,开发分散式风电场经济效益逐渐突出。而我国低风速风电区域开发还不足10%,前景较为广阔。

(4)海外市场。

对于中国风电整机企业而言,海外风电整机市场仍然是一片蓝海,充满机遇。按照年的数据,世界风电市场55%在海外,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印度、巴西、英国等国。

首先针对上述国家的风电市场,中国整机企业实际上进入的并不多,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中国市场巨大,国内整机企业精力主要在国内;还包括中国风电企业较之世界风电整机企业起步较晚,早期技术实力不如国外企业;还包括风电机组属于大型复杂机械设备,出口海外和在海外运行存在诸多风险等。

然而随着中国风电行业的发展和成熟,以及中国风电整机企业技术持续进步、质量持续提高、成本逐步优化之后,中国品牌的风机横向对比世界其他国家品牌的风机已经有了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在成本和低风速性能上。

得益于中国完备的风电零部件供应链,中国风电整机的价格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低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风电整机企业初步具备了走出去的条件。海外风电市场的容量一年估计为万千瓦,按照元人民币每千瓦的整机价格计算,市场容量亿元。

(5)为NA公司代工。

对于时代风电而言,为NA公司代工也是其外部机会,如前文提到,按照当前NA公司美洲和澳洲的订单估计,为NA公司代工的年销售额可达30亿元人民币,是为一大机会。

2.威胁

(1)中国风电整机产能过剩。

年中国风电的市场需求量为万千瓦,市场的产能已经超过了万千瓦,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非常明显。究其原因,首先是中国风电自年国家政策大力扶植,市场涌入了大量风电整机企业,而风电整机企业是重资产投入企业,因此进入风电整机行业的企业实力都较为雄厚,后续市场供大于求,但整机商们仍然苦苦坚持,不肯退出。

另一个原因是,中国风电的发展受到补贴政策的影响,每一次风电上网电价补贴退坡都会引起一波抢装浪潮,而抢装带来风电整机厂商的临时红火,抢装潮过去之后的产能就堆积下来了。年,市面上仍处在经营状态的风电整机企业有34家,可见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

(2)风电整机价格持续下降。

中国风电整机价格在年还维持在元每千瓦的高位,到年,价格已经低至元每千瓦。随着风电上网电价中补贴的降低,风电开发商对于风电整机价格降低的诉求就越发强烈。

在风电场开发的整机成本中,风电整机大概占据一半,因此风电补贴的退坡,风电整机厂商一定会受到来自客户的端的降价压力。同时考虑到国内风电激烈的竞争形势,部分风电整机厂商为了拿到订单不惜以亏本价出售风电整机,导致风电价格屡创新低。

随着政策提出的风电要在年实现平价上网的目标,可以预见的是风电整机的价格还会持续下降。对于处在第三梯队的时代风电而言,一方面要承受销售单价的降低,另一方面还要承受来自供应商的压力,因为部件供应商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话语权,时代风电承受了两边挤压,情况更为糟糕。

(3)行业集中度加剧。

中国风电整机行业的集中度越来愈高,年排名前五的风电整机企业占据了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75%,而这一数据在年时54%。因此行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对于处于排名十名以后的时代风电而言,市场话语权越来越小。

情况更糟糕的是,年中国排名前十的风电整机厂商占据了市场份额的90%,留给十名之后的厂商的份额仅10%,而前文提到年中国仍处于存续状态的风电商还有34家,供需严重失衡,时代风电面临的压力巨大。

(4)风电上网电价“退坡机制”。

中国风电上网电价逐年退坡,行业预计在年,中国陆上风电将完全取消补贴。这意味着风电的上网电价和煤电的上网电价一致,这对风电开发商的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风电场开发的主要成本可以简单划分为风电整机设备占50%,建设成本占50%。

也就意味着未来风电整机的价格必须要下降,风电的度电成本才能满足经济性要求。这对时代风电的设计降本能力、供应链降本能力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5)NA代工订单不确定性。

NA代工项目作为了时代风电的外部机会,则代工订单的可靠性与否则成为了时代风电面临的一大威胁。

首先,NA公司作为一家风电整机公司,其在美洲、澳洲获取订单的情况不受时代风电控制,假如NA公司在上述地区竞争失利,则时代风电的代工订单受到巨大影响。其次,中美 的升温,虽然在当时美国尚未对中国出口风电机组加征关税,但未来存在这个可能,如果加征关税成为事实,则对时代风电的代工项目产生巨大威胁。

时代风电内部环境关键因素

1.优势

(1)集团后盾和资源优势。

时代风电是某国有大型央企的二级子公司,其母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在上海A股和香港H股上市的大型企业,年销售额约亿元,在全国拥有46家分子公司,员工总人员超过17万人。时代风电的上级公司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在英国、德国、中国等地建有研发中心,员工人数超过人。

因此时代风电拥有强大的集团背景,这体现在诸多方面,在市场方面,风电由于是大型投资,风电开发商一般不愿意购买小企业的风电机组,因此时代风电虽然排名靠后仍然能够持续获取订单,集团背书是原因之一。

其次在资金方面,时代风电近几年经营情况不好,集团公司持续为之输血,提供资金支持,因此时代风电才得以持续稳定经营而不至于破产。还有在研发资源方面,时代风电可以借用集团优质的研发资源,包括研发人员助勤,借用设计类软件、测试实验设备等。

(2)较好的行业积累和客户基础。

时代风电年进入风电领域,虽然行业排名一直在十名左右徘徊,但依托母公司的资源和背景,还是和很多国内重要的风电开发厂商形成了合作关系。其次是在技术上,时代风电从1.5MW型风电机组起步,与国外公司联合开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技术设计能力,联合开发了2.5MW系列风电机组,自主研发了2MW系列风电机组。

同时在微电网,智能控制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后再运行业绩上,时代风电的风电机组已经分布再中国新疆、内蒙、辽宁、陕西、山西、云南、甘肃、青海、湖南等省市,从高原地区到平原地区,从高风速区域到低风速区域,时代风电都有风电机组在运行,这为时代风电积累了较好的现场经验。

时代风电依托于集团公司的资源和背景,进入了中国主要风电开发商的供应商名录。年,时代风电为中国华电内蒙某风电场批量供货。年,时代风电进入中国华能体系,为其辽宁某风电场批量供货,年为中国大唐批量供货。后续,时代风电又开发了华润电力、国华电力、中国广核、中国能建集团、中国电建集团、国电投等客户,均形成了销售。因此时代风电虽然销售量并不高,但客户基础较好。

(3)丰富的人才储备。

彼时时代风电拥有员工超过名,平均工作年限8年以上,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超过90%,硕士以上学历占比超过29%。时代风电通过多年来的发展,培养了一支涵盖研发、制造、采购、工艺、生产、物流、营销、售后服务、职能服务全价值链条的人才队伍。

相对于时代风电的规模,这样的人才队伍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更可贵的是,因为时代风电的体制优势,员工虽然士气不高,但稳定性却很好,离职情况较为少见。

(4)领先的生产设施。

时代风电拥有天津和湖南两大生产基地,两个生产基地设施完备,维护保养良好。尤其天津基地,建设标准很高,属于国内领先的生产基地。不仅拥有知名品牌生产设施,还安装了ANDON、MES等先进制造管理系统。

生产基地配套设施完善,办公楼、员工宿舍、食堂等一应俱全。天津基地还拥有较大的成品堆放场地,可供百余台风电机组堆放,并且在堆场安装了大型吊装设备,对后续生产和转运提供了便利。

(5)内部供应链完备。

时代风电所属母公司拥有众多子公司,在风电大浪潮里均进入了风电产业。叶片公司已经进入了行业前三,配套绝大部分国内风电整机厂商;发电机公司是国内风电龙头金风科技最大的供应商,发电机已批量出口欧洲市场;齿轮箱、变流器、塔筒等核心零部件,时代风电的兄弟单位均有从事,且业绩不菲。

2.劣势

(1)行业排名靠后。

时代风电在年至年中,在中国风电市场新增装机容量的排名一直维持在第十名左右,这是时代风电一个很大的劣势,年新增装机容量排名第12位,销售额不足10亿,市场容量占比约2.1%。

这给时代风电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困难,第一是市场方面,由于中国风电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风电开发商会优先从排名靠前的风电整机厂商处购买风机,因此排名靠后的时代风电在市场开拓时困难重重;第二是供应链方面,市场份额低,销售额低,在供应链采购时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因此采购成本较高。这就带来了一个恶性循环,机组成本高不得不高价投标,拿不到订单只能亏本投标,又导致毛利率奇低。

(2)经营业绩较差。

时代风电年销售额不足10亿元人民币,且毛利率低,因此公司整体处于亏损状态。年案例发生之时,其年销售收入预计也将低于10亿元。对于竞争激烈的风电市场而言,经营业绩差是为时代风电的劣势。

(3)国际化程度低。

时代风电成立之初从奥地利Wintec公司引进了风电整机技术,后续在新产品开发时也曾与Aerodyn、GH等公司进行过技术咨询,联合开发等。

除此之外,时代的风电的国际化动作很少,海外市场开拓并不积极,也没有专门设置海外营销部门,因此没有出口过风电机组。在国际合资合作上,也没有相应的经验。由于一直专注国内业务,时代风电内部国际化人才也偏少。

(4)制度不够灵活。

时代风电作为央企子公司,承袭了母公司的各项管理体制,但在应对风电这样的充分竞争市场,管理机制上还是显现出了其薄弱的一面。比如,在优秀人才引进上,由于薪酬体系和职级体制的限制,很难吸引到行业顶尖人才。

比如其他风电整机厂商在年左右便开始进入风电开发领域,作为风电场开发商,如行业龙头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等。时代风电却受限于集团内流程,迟迟不能进入风电场开发领域,错失诸多机会。因此,制度不够灵活为时代风电的一大劣势。

(5)员工士气低下。

年时代风电销售额达到20亿,之后便一路下滑,到年,年销售额不足10亿,对于风电行业而言,意味着一年只有不足五个项目。同时外部竞争对手又变得愈发强大,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企业等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引领行业趋势,时代风电疲于追赶。

时代风电背靠央企,虽然并没有进行裁员这样大动干戈的措施,但员工工资已经多年来没有增长,薪酬竞争力低。在这样的环境下,员工士气普遍不高,工作得过且过,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

下篇文章我们来看,时代风电的决策是否正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xingye.com/fzhysc/178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