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图像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32347.html
后疫情时代,在监管日趋严格下,医药冷链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朗。山东疫苗事件的发生,推动了整个医药冷链行业规范化发展的进程,对于医药冷链所依托的第三方物流运输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01
医药冷链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医药冷链物流是指为满足人们治疗疾病而进行的冷藏药品运输系统工程。在整个医药冷链的物流过程中,需要确保药品在各个链条环节的冷藏效果。
中国医药冷链行业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极快。数据显示,年医药冷链销售总额约.03亿元,与年相比,同比增长20.09%。按照15%的符合增长率测算,预计年医药冷链市场规模约为亿元。
▲数据来源:中物联医药物流分院
根据细分产品占比来看,生物制品占比最高,达63.66%。预计未来我国疫苗、血液制品、生物制品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中物联医药物流分院
02
第三方物流的介入是对现有医药流通领域的有效补充
医药冷链物流市场是典型的B2B市场,过去由药品商业流通企业为主导,各个商业企业根据自身的销售情况决定其冷链配送模式。现阶段,中国医药冷链行业共有两大类市场参与者:
第一类是以上海生生物流为代表的专业的医药冷链企业。这类企业较早进入医药冷链领域,凭借在医药产品方面的专业性,广受下游医疗机构及药企的青睐。如上海生生物流,和上百家药企、科研医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他们提供全面的医药产品存储与冷链物流解决方案。但是这类企业也存在以下弊端:
成本高:采购冷链基础设备花费巨大,运输点分布分散,医药产品需求波动大等,均导致冷链运输成本居高不下,仅有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药企、医院,才有能力与之合作,小医院在高昂的开支面前望而却步;
运输网络覆盖能力有限:建设冷链物流网络需要耗费极其高昂的成本,因而覆盖能力有限。医药冷链领域发展较好的上海生生物流在发展了近十年之后,也仅仅覆盖到全国大部分省会城市和省级经济中心城市,难以触及其它更偏远的地区。基于此,需要有第二类医药冷链企业作为补充,以弥补专业医药冷链企业的不足。
第二类是以顺丰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多年深耕物流领域,通常具备完善的运输网络和丰富的运输经验,在成本控制以及网络覆盖能力等方面远胜于传统医药冷链企业,能够有效弥补医药冷链企业的不足,因而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医药冷链领域是很有必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之处,如:
相关从业人员虽然精通冷链物流知识,但缺乏对医药产品的了解,运输过程中缺乏对药品特性的考虑,导致安全风险增加;
医药产品与其他产品联合运输,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但也增加了药品感染的风险。
第三方物流的介入,本质上是到达患者的方便性改善,但仍需要补全在药品合法性和使用的安全性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人才的短板。因此,对第三方物流而言,通过与具备医药、零售药店等终端网络和分销体系的医药流通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更能发挥其物流服务优势。
医疗冷链
生生物流(年)
专注于为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药物研发等领域的客户提供安全、专业、高效的冷链物流。年3月获得了由协力投资的数千万A轮融资,生生物流将本轮融资继续加大和人员的投入、升级仓储中心并新建配送站点、增加物流车辆等。
生生物流在北京、成都、重庆、广州等20多个城市设有区域分拨中心,物流专员覆盖全国多个大中城市,提供全国范围内4-48H送达的门到门冷链物流服务。
第三方物流
顺丰(年)
于年3月成立了医药物流事业部;年,顺丰正式成立了“冷运事业部”,分离医药冷链和生鲜冷链资源。
顺丰医药干线运输网络目前覆盖中国26个主要城市,支线配送覆盖26个主要城市周边公里范围区域。
华润医药(0年)
华润直属的医药专业物流分公司华润医药集团商业物流配送中心,负责了华润的覆盖区域营销网络相匹配的配送体系建设和运营管理,同时提供医药行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
并以信息化支撑业务流程和管理,建有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药品流通行业的恒温恒湿冷库和仓储管理系统(WMS),实行集团化现代物流管理系统,为上下游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物流配送和增值服务。
其中,北京龙邦科技提供技术支撑,采用传感器技术、自动化测控技术等的综合应用对医药区域环境湿温度进行测量。
国药控股(3年)
国药控股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国药物流的“赛飞云”平台,在医药冷链运输中可实现订单、库存等资源可视化。
根据GSP要求,对货主、贷品、客商的基本档案实现在线审核的资质管控,同时对货品/资质等时效把控和库存状态管控。
年8月,国药物流开始采用区块链和结构功能帮助连锁药店管理药品供应链,并制定了疫苗冷链物流解决方案来解决疫苗在运输过程中因温度断链引发的药品失效等难题;除此之外,在仓库内,实现了货到人拣选系统的落地,并使用自动机器人实现拣货。
九州通(0年)
年,九州通医药集团投资3亿元建立了上海九州现代医药物流中心,该物流中心引进了多项现代物流信息管理技术,包括应用了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NEC)的RFID(俗称电子标签)技术对全程冷链管理系统进行温度管理等等。
京东物流(7年)
年京东便自建了京东医药;年6月,京东推出了面向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及流通渠道的“京东医药B2B分销平台”,以及提供自营非处方药和保健品的“京东大药房”业务。
年2月,京东医药上线了一站式采购平台“药京采”,连接上游的工业、批发企业和下游的零售药房、诊所等。
年8月,京东物流与国药集团、红运堂等8家医药流通企业合作等。
▲医药冷链行业代表性企业(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03
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运作模式趋于成熟
运作模式上,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企业在冷藏药品供应链中同时扮演了“医药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的角色,既可以是医药生产者的成品库,又可成为批发交易的终端(医疗单位或零售商)寄存库。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当委托方(制药厂、医院、零售商店)向其上级的供货商下达采购订单时,供货商从其仓库发货至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中心,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中心按照GSP监管标准进行验收入库,并进行冷藏药品的存储和专业化管理,当委托方将到货预报发送给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中心时,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中心根据其要求进行全程冷链配送活动。
同时,供应商可将其冷藏药品的全部或部分存储在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中心,当下级订货商向供货商下达订单时,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中心可代理进行订单处理、配送等活动。在整个的运作模式中,第三方物流可采用RFID射频技术、GPS技术等进行全程温湿度监管和数据记录,并与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监管部门以及医药生产及流通企业进行实时双向数据的交换和共享,保障从生产企业到消费者的全程可追溯和防伪。而当冷藏药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也便于进行责任追溯,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保障冷藏药品的质量安全。
—中智认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对医药产品的物流要求也逐步提高,带动了医药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入局更好的促进医药冷链行业上下游资源的整合。在新的环境下,“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三流融合并建立多元协同的第三方医药供应链体系是未来需要探讨的方向。
往期推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