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规避效应行为经济学理论之一,学会它避

定义:当我们做有关收益和有关损失的决策时表现出的不对称性,损失带来的负效为收益正效用的2至2.5倍。举个例子说明:如果有一个人只跟你玩一次抛硬币的游戏,如果当硬币为正面的时候你获得5万块钱,硬币为反面的时候你付给他5万块。你会跟他玩吗?我相信80%以上的人都不会去和他赌。这就是损失规避效应。我们收益5万块的快乐远没有损失5万的痛苦大。有人会提出疑问:既然存在损失规避,那么世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赌博,会有那么多人炒股呢?因为:赌博和炒股都不代表永久损失,人们总会以为他还有赢得机会,但是上边例子中说的“只跟你玩一次”就代表着永久的损失。那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损失规避效应让我们对损失感到厌恶而不愿意去付出,从而导致我们决策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很多人都想过考一个证,但是为什么没有实施学习或者实施没两天之后就放弃了呢?原因就在于我们在学习的时候经常想着我了花这么多的时间去学习,万一没考上那不就白费了这么长的时间了吗?因为损失规避效应,让我们对损失时间的厌恶最大化从而盖过了获得的喜悦。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不要想着损失,应该时常想着获得证件的喜悦,时常提醒自己:不学习的时间也是在玩耍之中过去了,这种毫无价值的时间用到学习上去才是最好的选择。其实损失规避效应在营销上面有重大的影响。比如:很多餐厅老板为了吸引顾客,开业的时候7折优惠持续7天。这种营销手法是不可取的,违背了损失规避效应。很多顾客为了便宜而来到这家店,但是折扣期一旦过去很多人都会认为没有折扣我就损失了3成的价格,从而导致生意惨淡。餐厅老板还找不到原因,多数会从味道上下功夫,认为自己菜的味道不好,却不知心理学影响人们的作用。最后这家店开不了多久就关门大吉。那他应该怎么做呢?一、持续变着花样促销,就像外卖市场上的折扣券代金券一样,永远不会消失。一旦消失就很少有人去点外卖了。二、超级短期的折扣,比如只有一天的时间折扣,让顾客还没有将折扣视为自己拥有的东西的时候及时终止。这两个促销方式都是可行的。像无理由退款、免快递费、以旧换新等成功营销的手段都是利用了损失规避效应。不过最成功的的莫过于董明珠提出的终身维保。因为损失规避效应,人们买了商品之后非常害怕损坏。有了格力空调的终身维保,就成功打消了人们这个念头。让别人感觉到了无损失。所以格力空调奠定了它质量好的金字招牌。那有人会问:它就不怕亏吗?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普通的空调你用个15年是完全没问题的。如果你一种空调用了15年,你还会花这个功夫维修吗?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换一台吧。总结:很多失败的营销都是因为损失规避效应的影响而以失败告终的,考虑营销策划的时候一定要将人们的心理因素考虑进去。损失规避效应也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决策,一定要理性分析找出收益率最高的那个选项。我是阿诚,心理学的爱好者,每天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感,喜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xingye.com/hyscyj/190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