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以及郴州“大头娃娃”影响,母婴行业所遇到的困境,绝非偶发事件引发,而是过去的发展模式决定必然发生,今年突发危机事件频发,加剧了消费市场变化。
以前,母婴店有流量,品牌依附于门店,所以行业都认同渠道为王,把资金都投给了渠道,缺少对用户的关心,以至于今天大多数品牌没有自己的流量。
现在母婴店流量受到冲击,品牌自身也没流量,所以依附于母婴店的品牌极度焦虑和惘然。真正的淘汰赛应该是这样开始的。
母婴实体流量逐渐被分流,互联网“流量黑暗森林”打破了品牌为王、门店为王、渠道为王的模式。而流量很难抓,可能是大家感觉无秩序的主因。
母婴品牌早期瓶颈是获得渠道,现在大家都进入第二瓶颈,获得用户与流量。如果过去母婴品牌营销是在1-5渠道思维阶段,那么接下来应该进入6-10用户思维阶段。以用户反向影响渠道,这才是后母婴市场,品牌营销的努力方向。
渠道品牌消费品牌渠道策略差异
中国母婴产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其特色尤为体现在渠道模式。如把母婴品牌分下类,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是依托母婴渠道成长的品牌,渠道品牌,一类是基于消费反推渠道的品牌,常说的消费者品牌。
#消费品牌渠道策略#
这类品牌占比非常低,一般不超过5%,即使像奶粉这样的大品类,能够成为消费者品牌的也屈指可数。这类品牌是先拥有顾客,让顾客需要某个品牌的产品,母婴店就会开始进货。
如果母婴店需要这些产品,代理商就会为他们提供货源。因为品牌可以给门店带流量,所以渠道对品牌产生依赖,即使毛利非常低,也不得不卖,从而拥有话语权。
#渠道品牌的策略#
而大多数(超过95%)母婴品牌反过来,首先把产品卖给代理商,代理商向品牌索要一部分收益,然后品牌又推销给零售商,零售商又会要求非常高的利润。品牌需要代理商的门店资源,还要依靠门店的客流达成销售,为了获得渠道优先推荐,只好给到高毛利,为渠道提供资金与服务,这样的结果是,品牌商的成本高,利润极低,消费者也买不到高性价比的产品。
品牌把大量的费用花在了渠道上,而消费者很难获益。对品牌而言,正是他们对渠道高度依赖,所以发展到一定阶段,也成为瓶颈无法突破主要原因。
当然,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虽然消费品牌无限美好,但这条道不好走,风险大,不可盲目,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本更懂母婴行业的整合营销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