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油油品市场展望未来三年炼化产能或会

近几年来,随着“两权”放开,地方炼厂迅速崛起,我国炼化行业整体逐渐向规模化、基地化布局发展。但是我国炼油企业平均规模明显偏低,呈现“多、小、散”格局。随着炼化装置的不断建设和检修升级,炼化产能会逐年增加,供给结构性过剩和多元化的产业格局或将在未来几年成为我国原油加工行业的主导方向,全球化和市场化趋势也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炼化产业迅速升级。

随着我国的炼化产业的升级,年中石油云南万吨/年和中海油惠州二期万吨/年装置投产,原油一次加工总能力达到8亿吨/年左右,截止年底中国炼油产能已经达到8.14亿吨。

而截止年12月,全国炼化总产能约达8.4亿吨,其中两桶油产能4.9亿吨,中海油、中国化工、中化、延长等国企产能1.3亿吨,以山东地炼为代表的地方炼油总产能2.2亿吨。这主要在于年国内炼油能力增长主要集中在央企,地方炼厂重在结构调整及二次配套装置升级。与年不同,年炼油产能增加主要来自民营炼厂,包括恒力石化万吨/年项目和浙江石化一期万吨/年项目。此外,京博、鑫泰、中海东营等炼厂均有炼油能力投产。《找油油品市场展望(版)》预计年有约1亿吨的装置要投产,国内炼化产能达到9.2亿吨,其中民营炼厂能力份额将提高至28%左右。年炼化产能增长至9.4亿吨,预计到年国内炼化总产能或将达到10亿吨左右。大炼化项目的密集建设和愈演愈烈的产能过剩同时到来,炼油行业必然会有一个大洗牌。

国内主营炼厂最近几年逐渐在扩张,独立炼厂开始合并整顿,当前国内产能在万吨以下的炼厂约在家左右,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炼化供应量,造成市场供应过剩的状况。而且近几年的原油进口配额以及获得原有进口权力得企业有所增加。截至目前,全国有39家地炼取得进口原油使用权。

目前中国炼油处于优化产业布局状态,年国内独立炼厂数量约在家,部分小的炼厂逐渐关停退出。截止到年中国地方炼厂原油一次加工总能力约在2.2亿吨左右,占全国炼油总能力的26.6%,平均单厂规模万吨。当前地方炼油厂仍主要集中在山东地区,占全国地方炼油厂能力的近70%,占全国炼油总能力的16%。

随着炼化装备不断建设、完善升级而来的是不断提高的炼化供应量,而且年下半年,部分地区的地方炼厂也在进行整合、重组,新增产能的释放竞争也会加剧。加之,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为万吨,较年实际下发的万吨大幅增加,增加了万吨。进口原油资源政策的放宽,民营炼厂生产经营积极性的高涨,使得市场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这可能也是未来炼化产能和炼化产品供应量增加的原因之一。年国内炼厂综合开工率在70%左右,而后期随着新增产能的投产,开工负荷预计将不足70%,按照这个比例来推算,《找油油品市场展望(版)》预计年国内炼化产品总供应量预计在6.38亿吨,年达到6.6亿吨,到年国内炼化产品总供应量约在6.8亿吨左右。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xingye.com/hyscyj/151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