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在这个庚子年间表现出了足够的韧性和承压性。随着西泠印社、中国嘉德、北京荣宝、北京永乐等近20家艺术品拍卖公司在8月相继落槌,中国艺术品春季拍卖会也交出了答卷:拍品总量缩减、亿元明星拍品减少,但特殊时期的艺术市场依然危中有“机”,本土艺术品市场亮点频现,藏家对艺术品的需求仍旧旺盛,全新的线上拍卖模式为买家提振了信心。
今年中国嘉德春拍大观夜场中,董其昌《书画合璧山水小景》以万元人民币成交,该作流传有绪,是董其昌凿凿可考的名作。图为该作品局部。
拍品小而精
内地春拍回归本土市场
8月17日,中国嘉德年春拍“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上,艺术家周春芽的旧作《春天来了》,以万元成交,大幅刷新了该艺术家的市场拍卖纪录。
这是一次几乎完全属于中国本土市场的拍卖季。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内地的春拍从拍品征集阶段即面临极大困境:一方面,拍卖公司无法在全球范围内征集拍品,文物艺术品海外回流面临巨大阻力。因此,根植本土、挖掘本土宝藏的“内循环”便成为拍卖业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疫情迫使拍卖公司不能再以传统的方式举办线下征集、预展、拍卖等系列活动,只能将部分业务转至线上。这也使得文物艺术品拍卖所具有的“见物见人”、节奏感强、场景体验等特点不能尽现,买家失去了在线下预展、巡展中观摩拍品的机会,直观感受大打折扣。但令人欣喜的是,在各种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下,各拍卖公司仍然各有策略和亮点,并取得可喜成绩。
压缩拍品体量,走“小而精”路线是诸多拍卖行的选择。北京诚轩拍卖董事长左京华坦言,疫情让拍品的征集“难上加难”,一方面征集时间紧张,另一方面许多已征集到的拍品因跨地域流动困难无法上拍,图录制作也受到影响。“本季各拍品板块,书画拍品数量缩减了10%;钱币类拍品也减少了,但拍品档次有所提升。”左京华说,减量提质为诚轩此季春拍奠定了信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