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驱动因素一:产业配套逐步成熟,奠定行业发展基石
跨境贸易面临着国家间法规政策、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运输距离远等问题,实践的复杂程度要高于国内贸易,跨境电商实践的复杂程度也同样高于国内电商。除了上游制造商/品牌商和下游消费者/商户之外,跨境电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还需要诸多进出口电商相关服务,包括支付(外汇)、物流(境内和境外)、转运、清关等。这些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的建立和服务的质量与交易效率、交易成本、消费者满意度息息相关,直接影响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的扩大。下面将主要分析跨境物流、跨境支付和跨境通关三大配套产业。
跨境电商产业链
跨境电商出口流程
跨境电商进口流程
1、建立多层次物流网络,满足不同配送要求
虽然跨境电商的流通环节缩减,但小批量高频率的购买方式让物流成为商品流通过程中的短板,存在多个问题:1)时间长:相比国内电商逐步建立起当日达、次日达的行业配送标准,跨境电商在客户下单后的配送时间往往长达3-15天,甚至多达一个月;2)成本高:物流距离长,损耗率高,物流成本是境内物流的数倍;3)环节多:除了境内外运输及配送,还涉及通关等环节;4)退货手续繁琐:退货成本高,手续繁琐时间长;5)售后维权难以执行:交易双方处在不同监管下,售后维权多壁垒。
跨境电商物流问题
目前跨境物流主要有直邮进出口、保税仓进出口和海外仓进出口这三种模式。具体来讲,直邮进出口是商家收到订单后,直接通过快递发货、清关、入境的消费形式;这种方法速度相对慢一些,但是商品的种类会比较多,适合小规模、定制化、个性化商品。保税进出口是先从海外大批量运至保税区存放,当购买发生时及时清关发货;优点是到货时效快,海关监管保证质量,方便退换货,缺点则是商品的种类比较少,适合大规模、热销商品。海外仓进出口是先从海外大批量采购热销商品,并进行通关运输至销售国的仓库内,消费者下单后直接从销售国国内仓库进行配送;与保税模式相比,海外仓模式配送速度更快,与国内电商速度一致,但存在更大的库存积压风险。
保税仓模式、海外仓模式与直邮模式
2、多机构获第三方跨境支付牌照,跨境支付系统上线
目前我国跨境支付支持的方式主要有信用卡支付、银行转账、第三方支付和线下结算等,其中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支付业务牌照的发放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建立大大加快了资金支付和跨境清算的效率。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为跨境电商提供“购付汇”和“收结汇”两类业务。具体来说,购付汇主要是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购买货品时,第三方支付机构为消费者提供的购汇及跨境付汇业务;收结汇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帮助境内卖家收取外汇并兑换人民币、结算人民币业务。截止年4月,已有29家企业获得了跨境电商外汇支付牌照。
跨境电商第三方支付流程图
由央行组织开发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进一步整合了现有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渠道和资源,满足各主要时区的人民币业务发展需要,提高跨境清算效率与交易安全性。该系统的建设分为两期,一期主要采用实时全额结算方式,为跨境贸易、跨境投融资和其他跨境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结算服务;二期将采用更为节约流动性的混合结算方式,提高人民币跨境和离岸资金的清算、结算效率。年10月一期工程上线,具有覆盖面广、实时全额、一点接入、国际标准、专线接入等特征。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特点
3、跨境电商量小高频,通关流程优化监管加严
作为跨境贸易中的重要一环,跨境通关主要有三种方式:1)货物方式:也称为一般贸易通关模式,与传统贸易类似,全部纳入海关贸易统计,入关后的主要目的是在中国市场销售,即跨境电商B2B业务;2)快件方式:进出境快件运营人以快速商业运作方式承揽、承运物品,中国海关将其分为文件类、个人物品类和货物类三类,个人物品类和文件类快件的通关,一般参照邮件通关的做法,而货物类的通关,除了免征税的货样、广告品外,通常参照一般贸易的方式通关和征税;3)邮件方式:通过邮政渠道出入境的包裹、小包邮件以及印刷品等物品,海关要求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收取行邮税。
跨境电商三种主要通关方式
以通关方式最为严苛的进口电商货物方式为例,在通关时主要经历申报、查验、征税、放行、结关这五个步骤。具体来说,货物进入中国境内时,其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必须向中国海关请求申报,交验规定的证件和单据,接受海关对所报货物的查验,依法缴纳海关关税和其他由海关代征的税款,然后才能由海关批准货物和运输工具的放行。除了享受特定减免税优惠和保税的商品,一般贸易方式进入境内,需要缴纳进口税和进口增值税。
跨境电商货物方式通关过程
与传统跨境贸易大批量少批次不同,跨境电商小批量多批次的特点给海关监管带来困难,造成海关通关成本高、出口退税难、通关效率低、政策法规不完善等问题。出口方面:1)由于每批次交易以单件为基础、出货频次高、商品品类繁多,造成高额的报关成本。2)跨境电商无法提供报关单、增值税发票,小件邮包没有海关数据,退税成本高,退税流程不完善等导致大部分卖家没有办法缴税,同时也享受不到出口退税的好处。进口方面:1)大量商品通过快件和邮政渠道通关与现行海关管理制度存在矛盾;物流周期通常需要一周至一个月,严重影响消费者体验。2)现有法规对跨境电商进口定性不明确,导致在通关、税收、贸易统计及诚信体系等方面不规范,滋生“水客”、“非法代购”等。
海关通关制约跨境电商发展
为了适应跨境电商的通关特征,提高通关效率,海关通过“全年无休日、货到海关监管场所24小时内办结海关手续”、“电子报关,无纸化通关”、“清单核放、汇总申报”等措施优化通关流程,节省报关时间。此外,各地海关或相关主管机关均自行开发了跨境通关系统,打通海关、质检、物流和支付环节,实现海关对跨境进口电子商务交易、仓储、物流和通关环节实施监管执法的自动化电子管理系统。
“清单核放、汇总申报”流程
二、驱动因素二:政策一手支持一手规范,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从现有颁布的政策来看,各相关部门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大力支持跨境电商新兴业态的发展,以及积极引导跨境电商运营的规范化。目前,涉及跨境电商政策制定的部门包括各个相关部门。国务院是跨境电商相关政策指导性意见的制定方,自年我国跨境电商发展元年起,国务院已相继颁布政策文件批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要求各部门落实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监管实施,以及要求优化完善支付、税收、收结汇、检验、通关等过程。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我国近年来发布的国家级顶层战略,是与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经济愿景。年9月习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10月在印尼提出“海上丝绸之路”,之后在中央工作经济会议中将该战略上升为我国三大战略之一,并列入“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战略贯穿亚欧非大陆,通过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形成责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实现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同时也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
“一带一路”路径图
“一带一路”发展历程
-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占我国与全球贸易额比重约25%,总体上该占比呈上升趋势,其中年达到高点26.1%。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进一步执行,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将持续攀升。细分来看,沿线国家中东南亚为沿线国家中最主要的贸易地区,贸易额占到47.8%;其次是西亚北非地区(22.6%)、东欧地区(14.3%)和南亚地区(11.7%)。
-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占我国与全球贸易额比重
网上丝绸之路的构建将成为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通道,也将成为驱动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年12月国务院在“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首次提出网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这将作为我国未来5年的有限战略重点行动。年1月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指出我国将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推进网上丝绸之路国际合作,促进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大力发展跨境移动电子商务。
根据阿里巴巴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编制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ECI跨境电商连接指数显示:东欧、西亚、东盟国家与中国跨境电商连接最紧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ECI跨境电商连接指数前十名的国家是:俄罗斯、以色列、泰国、乌克兰、波兰、捷克、摩尔多瓦、土耳其、白俄罗斯、新加坡。其中,出口指数越高,表示该国购买“中国制造”的商品越多;进口指数越高,表示中国消费者购买该国商品越多。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年ECI跨境电商连接指数Top10国家
三、驱动因素三:国内消费升级,跨境商品诉求增加
我国已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与80年代到90年代的两次消费结构升级,并处在第三次结构升级之中。在这次升级中,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娱乐、文化、交通、通讯、医疗保健、住宅、旅游等方面的消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逐年攀升,年分别达到了3.36万元与1.24万元,年以来的CAGR分别为7.64%与9.45%。城镇居民与农村的家庭恩格尔系数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上升而不断下降,年系数分别为29.3%与32.2%,相较年下降了5.7个百分点与5.5个百分点。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家庭恩格尔系数
-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家庭恩格尔系数
-年城市居民各项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变化
-年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变化
消费者选择进口电商渠道购买境外商品的诉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商品使用安全性的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好中科白癜风医院喜迎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