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挂号 http://pf.39.net/bdfyy/dbfzl/151013/4709429.html
在前面的文章里,我阐述了主机厂、保险公司通过配件认证重塑汽车后市场的路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整车企业:配件认证重塑后市场的力量之一》、《《保险公司:配件认证重塑后市场的力量之二》在这篇文章里,我要说说汽车经销商集团如何通过配件认证改变产业格局。我认为汽车经销商集团完全可以通过产业合作,推动联盟认证件落地。
除了车企和保险公司,理论上的采购量能达到百亿级别的,只有汽车经销商集团。目前排名前列的汽车经销商集团都已经走在集中采购的道路上,认证是早晚的事情。除了排名前几位的汽车经销商集团,杨非老师的集百配也已经在各地和当地经销商集团开展保险事故件供应链服务。这个供应链解决配件上游货源问题,解决中游的IT、仓储、物流问题,它完全能够为下游的车企、保险公司、配件电商平台服务。
由于汽车经销商集团与独立后市场的配件需求有很大不同,这导致汽配城渠道很难和汽车经销商集团合作愉快,汽车经销商集团要消灭独立后市场夫妻老婆店,消灭中低端的综合维修厂,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解决配件供应链问题,如果汽车经销商也用汽配城渠道,永远不可能战胜夫妻老婆店。
目前汽车经销商仍然占有用户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即使考虑主机厂的配件外采率的控制,汽车经销商外部采购配件的市场规模也至少是几百亿规模,相比几十万家维修企业,只有一两万4S店,市场拓展相对容易。考虑到保险公司的大量配件也都被迫用在了4S店,要降低保险公司的理赔成本,经销商集团的配件供应链是保险公司必须参与的,除非有一天保险公司的保费都是直销实现。
汽车经销商集团要自己搞定渠道认证件,听上去很美,有需求在手,似乎难度不大,但实际难度不比车企和保险公司小。
首先,汽车经销商要受车企管控,这个事情不能大张旗鼓干。
其次,除非投资人的老大一把手推进,否则内部采购利益壁垒会导致任何变革都难如登天。
第三,要搞配件供应链,仅有上游资源和下游需求还不够,匹配数据、IT系统、商业模式、人才体系,经销商集团都不擅长。
第四,能统一采购和能认证是两回事,随着消费者权利保护意识和政府监管要求提高,经销商配件外部采购如果不走认证质量控制,将会承担越来越高的假冒伪劣件的三重侵权法律风险,一旦被外界认为在以次充好,一是车企严罚,二是消费者投诉,三是配件品牌商诉讼。
当然,我知道有人会给我打嘴仗,说独立后市场也有很大市场份额,几十万家中小修理厂,几十万配件经销商,总规模上千亿,也能搞认证。对不起,我不认为目前基本不纳税,基本不合规的独立后市场配件体系能够付得起配件认证的成本。要让数百万靠价格笼络车主的维修厂承担额外的配件认证成本,把认证费转嫁给车主,这是不可能的。至于取消中间的配件经销商环节,赚到钱用来覆盖认证成本,理论上可行,但仍然得解决谁囤货,谁解决配件流通的问题。从生意的角度看,和几十家车企沟通容易,和几十家保险公司沟通也容易,和一两万家4S店沟通还勉强能接受,和上百万残酷竞争的维修厂、汽配经销商沟通行业利益,根本无法实现。
认证不是橡皮图章,标准也不是一堆废纸,无论车企、保险公司还是经销商集团,单一去搞配件供应链的认证体系,成本都非常高,最好的结果其实是几方共同推动,共享配件的标准检测和认证,这是未来的必然路径,只不过当下各方都在试错,还没有真正撞墙,自认为可以搞定这些问题。
我认为,从监管机构国家质检总局的角度看配件认证问题,走联盟认证是必然的。我们国家在配件技术标准层面并没有本土话语权,如果不能用好车企、保险公司、经销商集团等流通渠道的话语权,作为整体的国家利益、行业利益根本不可能得到保障。
国家质检总局过去几年一直主推联盟认证,企业自发的联盟认证是标准更高的认证,相比之下,汽车的CCC强制认证反而应该是入门级的低标准认证。对消费者而言,通过CCC认证只是最基本的质量权益保障,通过联盟认证才是消费者权益的更高级的保障。无论是车企、车险还是经销商集团,如果在认证这个问题上有共识,眼下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建立联盟推动自己体系的第三方认证,用更高的标准,建立消费者品牌认知,这才是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的正道。
目前CQC已经和保险行业协会建立战略合作,推动车险行业的渠道配件认证,这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向前走了一大步。我相信,接下来产业各方都会认同这个大趋势,通过行业上下游建立认证联盟,借助甲乙方合作,通过中介服务机构,完成配件认证体系建设。
我们都意识到汽车配件市场规模巨大,都意识到配件供给过剩,都意识到跨国配件企业话语权很强大,作为企业,唯一能借助的就是采购联盟的质量认证权,作为政府,唯一能帮助本土企业的就是质量监管。合理设计这个产业的认证体系,企业自发建立认证联盟,通过上下游合作,建立良币驱逐劣币的产业生态。我认为,无论车企、保险公司,汽车经销商集团,配件认证才是中国汽车配件流通产业,走出跨国生产品牌商主导模式,建立渠道商主导模式的唯一出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