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恩农业董事长王久恩深耕马铃薯行业几十年,对于马铃薯行业有着深厚的感情,以及深刻的认识。
此次调研,我们地推调研小组特意约访了王久恩董事长,听一听他对于马铃薯行业的解读,以及行业发展的判断。
产业理性回归
王久恩表示,这两年马铃薯市场行情可以用“理性回归”来总结。马铃薯是一个突然起飞的行业,也是一个特别传统的行业。起初,除去山东、河北唐山、广东惠东这三个区域,之前中国的马铃薯种植水平和种技术是很低的。而山东、河北唐山、广东惠东这三个区域占总面积的5%都不到。随着百事、辛普劳进入中国市场,带动了我国马铃薯现代化发展。年也被称为马铃薯现代化的元年。年左右国内种植户才真正开始自己大面积种植马铃薯,到现在也就20年。在这短短的20年里面,我国马铃薯产业经历了两个快速发展期:年—年左右和年。也经历了两个行业拐点或者是冰点:一是年马铃薯种植户利润高,地头销售几乎在每斤1元左右,当时的成本还比较低,每亩大概元左右。这就造成年种植面积疯狂扩增,最终也导致灾难性的;二是年迎来马铃薯产业冰点,也正好在这一年马铃薯出现新的品种,荷兰公司引进的新品种V7优势彰显出来,而在北方区域传统的费乌瑞它系列急速缩减。前些年盲目的人太多,有好多外行业进入马铃薯种植圈。这些外行业进入马铃薯种植行业的成功率连5%都达不到。跨行业这种现象十分普遍的,特别是门槛低的行业,农业门槛虽然低,但是进了门儿以后,做好的门槛就高了,因为行业竞争比较厉害。有句话就是这么说,“最差的人可以干农业,最厉害的人也可能干不好农业”。经过挫折以后,大家都开始思考,因此现在种植区域、种植品种、种植量都趋于理性。现在有些地区缩减,有些地方的增加,但绝不是盲目的增加,盲目的种植的情况比较少了。年开始马铃薯价格也是趋于理性,就是回到正常的那个范畴了。最主要的原因是回归市场。随着这几年马铃薯产业逐步的向着良性方面的发展,对于正规种薯公司利好。因为种马铃薯最重要的几个条件,一是品种,二是种薯质量,三是土地,最后是水肥、植保等管理技术。品种和种薯质量是排在最前面的。其重要性,我们可想而知。种植户也发现使用自己繁育的或者非正规的种薯质量不行,虽然当时省一点钱,但是在商品薯收获销售时,就会发现自己损失的是省下来的好几倍。判断方向很重要
年之后马铃薯品种迅速更迭。而这也是市场的选择,因为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增加,多了大家肯定就会选择买薯型好的、好吃的。以前品种变化不快,现在大家对于新品种、新技术都十分敏感,都在追着潮流走,哪些品种的品质好,市场有需求,大家就抢着种哪些品种。因此,不管对于种薯企业还是种植户来说,判断方向都很重要。而想要判断好方向,就要多听、多看、多学习、多交流。年8月,久恩农业在自己的基地举办了第一届的“田间开放日”活动,这个活动将展会从展厅移到了田间地头,从会议室移到了五颜六色的帐篷下。王久恩表示,田间开放日,一方面展示公司繁育的马铃薯品种,让种植户更加直观的看到品种的好。另一方面,就是搭建平台。活动聚集国内外知名企业四十余家,产品涵盖肥料、植保、服务、科技以及设备等。农资企业有自己的试验示范的区域,同样的品种,标准的种植程序,用你的产品把标准方案里的同类替换掉,挖出薯块直接让种植户评判,一目了然也更有说服力。而为机械设备还提供有作业区域,“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直接在现场开始作业,让大家看看,种植户自己来评判。至于举办这个活动的目的,王久恩表示,就是想要建设一个接地气的大家自由交流的平台。在活动期间,有详细的日程,种植户可以灵活的参观各企业的试验区域,并与他们交流;还有大的帐篷可供详细讲解管理技术。形式多样,不受拘束,让马铃薯种植这个产业链条的从业者自由的交流。最好的农业生产形式是什么?
王久恩表示,未来最好的生产形式是家庭农场,一家一户的管理。至于规模那就要根据农场主自身的能力,还有地域特点、机械设备等决定的。比如中原区域也许就是—亩,种蔬菜也许是十几亩,种大田也可以0亩。所以,规模的大小应该是根据现有的条件决定的,比如机械设备能够种植多少就种多少。而以公司形式存在的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比如种植技术、协调能力、市场品牌等等,这样才能弥补工人积极性不够带来的损失。公司形式的种植基地就要做一家一户做不了的事情,如果还是做一家一户做的事,公司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一家一户生产可以做很好,但是他们对市场的敏感度太弱。而他们未来的组织形式就是以农场主为主体的合作社。也就是一家一户农场主自愿地在哪一项产品上面合作,然后雇佣专业的经理人带头,或者团队有能力的人自己担任,从产前、产中、产后产业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服务。国外有很多这样的案例,在德国有一个这样大的合作社已经有多年的历史。现在,国内也已经有很多这样的组织,马铃薯圈有一个称呼“薯头”,“薯头”带领亲朋好友们一起种植,大家一起定种薯、肥料、农药,一块看地,来了客商一块销售,实际上这就是合作社的雏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