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充电桩年发展情况回顾以及未来

北京权威白癜风专科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index.html
年充电桩发展不及预期

年3月,正值新基建概念提出一周年之际,而我国的充电桩建设却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跨越式发展。尽管年我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到80.7万台,新增量达到29万台左右,但是相比于预期的充电桩数量实现翻倍依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充电桩市场兴起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用户的里程焦虑现象,与遍地开花的加油站相比,里程焦虑的本质就是充电桩数量不足。数据显示,年随车配建充电设施增量依然不高,同比下降24.3%,未随车配建充电设施37.2万台,整体未配建率29.8%。特别是小区物业对于引进充电桩目前持消极态度,只有先将私人桩的问题解决好才能解放公共桩市场。而诸如电力容量、停车位不足等种种原因导致公共充电桩的扩张蒙上了一层阴影。

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经历多次技术迭代以后,充电桩行业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技术体系。现阶段市面上主要由交流桩和直流桩两种充电桩类型构成,交直流一体桩应用规模尚小,无线充电尚未形成产业化规模。交流慢充桩是公共充电桩的主流,数据显示,年我国公共充电桩当中交流充电桩达到49.8万台,而直流充电桩为30.9万台。交流桩对电网改造要求低,可直接接入V居民用电线路,技术较为成熟且建设成本比较低,但是充电效率低。而与燃油车加油相比,交流充电的时间要长得多,主要适用于家用领域,对于公共充电桩来说不利于充电桩使用效率的提高。直流充电桩技术复杂且成本高昂,但是充电速度快。

如果分市场来看,对于那些停车位较多的二三线城市而言,各家庭基本能拥有属于自己并能够安装充电桩的停车位,车主对于公共充电的效率要求比较高;此外在高速公路上电动汽车充电排队的现象比较常见,现有的充电技术无法满足大规模电动汽车跨城际出行的快速补电需求,因此对于直流充电的需求比较高。而特大城市的充电桩建设基本定型,且停车位稀缺,公共充电目前依然以交流充电为主。

公开信息整理

02行业竞争格局

对比各省市年与年公共充电桩数量来看,明显可以看出沿海发达省份充电桩建设从高速增长向平稳增长转型,一些后发省份进入发展快车道。由于年以来充电桩进入资本数量众多,整个行业从技术竞争向价格竞争转变,而早期充电桩跑马圈地式的发展实际上很大程度是低质量的,一方面的充电效率不高不能完全满足消费端需求,同时后期运营现金流吃紧。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公交、的士、市政车辆、网约车等特种车辆已经较大比例实现了纯电化,因此充电运营商们比较倾向于和这些有稳定充电需求及规律性的客户群合作。在纯电动车达到一定的保有规模之前,充电桩一直无法达到真正的规模效应。在一些一线城市的市中心,能够建设大面积充电桩的土地少之又少,在一些城市充电站分布不均衡导致了充电桩使用率偏低的情况比比皆是。考虑到我国火电占支配地位的国情,结合新能源汽车技术体系不成熟的现实,以及快充体系对电网的冲击,现阶段的充电桩要想达到行业预计规划的愿景还有相当的距离。而一些二线三线城市,充电站的建设有望更加均衡合理,但是要想使充电站行业完全拥抱市场为时尚早。

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而在充电服务领域,特来电、星星充电、国际电网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经基本确立,约占行业充电桩保有量的75%。其中国家电网的优势比较明显,由车企提供质优的纯电驱动的汽车,国网集团提供充电解决方案。而由于充电桩目前缺乏规模经济,像特来电这样的企业摒弃了传统的重资产投建方式,提出了“共建共享”的轻资产运营模式,正式从充电桩投建型企业转型为充电网运营公司。总的来看,目前在充电运营领域的竞争依然比较激烈,各地方运营商数量均超过50家,部分地区运营商数量接近家,其中大多数主要委托其他主流运营商托管运营,特来电接入中小运营商数量达家。

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03充电桩行业政策环境

充电桩早期依赖政策驱动的色彩比较浓厚,尤其以公共交通以及政府用车为代表,政策环境对于充电桩行业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年以来,充电桩建设被正式纳入国家新基建的版图,多地出台新政鼓励充电桩企业发展。政策支持的方向也由单纯鼓励投资转向为鼓励投资、运营、技术、平台等多角度并重,比如鼓励发展大功率直流充电桩,重点考核充电桩的利用情况等。而充电桩产业发展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通过深入融合新基建中新技术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和通讯网络基础设施的高新技术,建设更便捷、更智能的充电基础设施,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公开信息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年中国充电桩行业投资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04充电桩行业面临的风险与机会

在经历了年的下滑以后,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在年止跌回升,年全年实现销量.7万辆。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正在逐步得到解决,续航在公里以上的纯电动车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格局正在逐渐明晰,一种是以特斯拉和新势力为代表的中高端车型需求,一种是性价比高的小型车需求。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配套服务如电池回收、电池租赁、售后修理都在逐步完善。由于现阶段锂电池在不同气温条件下的性能释放不同,因此南方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相较于北方更多。而目前充电桩服务当中私人汽车充电占比小仍然需要运营企业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未来充电桩行业的机会可能存在于私人桩以及中小城市的社区充电站领域。而风险在于充电站的运营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对其服务范围进行清晰定义,尚未建立成熟的运营管理模式。建设运营主体不明确已经成为电动汽车商业化应用的瓶颈问题之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来源:充电桩管家

整理:罗勇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xingye.com/hyscfx/151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