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让白斑停止发展 http://news.39.net/bjzkhbzy/200731/8083358.html
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美国经济反弹速度将快于预期
全球政治经济正在步入自二战以来最不稳定、不确定、复杂化和模糊化的阶段。自年开始,世界经济已经进入相对缓慢增长期,全球GDP增速为2.9%,低于IMF预测值,全球工业生产下降速度加剧,化学品主要下游消费需求逐步疲软。新冠肺炎的爆发使全球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也是经济下行周期和疫情叠加后的一次衰退。而当前美国正在开启多轮经济刺激计划,其经济反弹速度可能超过预期。
未来全球大趋势中,人口老龄化、城镇化、中国市场的崛起、数字化、气候变化、新能源等方面将为化工行业带来持续机遇。研发创新将被更加重视,化工技术研发方向将更大程度地转向终端应用研究、交叉学科和数字化应用。数字产业化与全化工产业链的数字化等数字化变革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一次能源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将碳中和目标转化为国家战略。中国也在联合国“气候雄心峰会”上承诺:年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比达25%左右的目标。从长期趋势来看,全球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将大幅降低,将可能从现在约80%的占比大幅降至年约20%的水平(激进预测)。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与交通领域的变革,将对能源类企业产生极大打击,对原油加工及下游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新发展格局,将成为化工企业战略升级的重要外部机遇
“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政策指引,也是化工企业战略升级的重要外部机遇。内循环的核心是以产业升级为先导,辅以大规模创造新消费场景投资,进而带来消费升级的质变,使得供需两端的循环形成闭环相互强化,最后再以“内循环”去重塑“外循环”,打开世界需求窗口,实现经济升级,其重点在于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
短期来看,基建地产投资等传统手段仍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中长期来看,政府将主导投资,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基建为立足点,引导产业升级并培育消费新场景。
年东盟首次超过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关系逐渐凸显重要性。年,我国对东盟进出口总额达4.7万亿元,同比增长7.0%,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5.2%。机电产品占双方贸易量的一半以上,特别是电子制造产业;得益于我国与东盟集成电路进出口的大幅增长,我国与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东盟国家集成电路进出口规模不断攀升。
中国将继续鼓励高端制造业发展,本土高端材料市场将保持旺盛需求
-年间,中国化学工业营业收入持续下降,年,中国化工行业营业收入为6.6亿元,导致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不断趋严的环保政策、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萎缩的海外市场需求等等。但仍有部分行业实现了快速增长,高端材料领域在过去五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4.9%,而电子化学品领域增长率达8%。
现阶段中国化工行业的瓶颈主要有:
01
石化产业链发展不均衡,未来三年内新一轮石化项目产能集中释放,同质化竞争加剧。
02
新的一轮整合将在年前后出现。化工企业数量多,集中度低,龙头企业少,资源配置效率低:真正循环园区有限。
03
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基础研究实现工业化进程慢,自主核心技术短缺。
04
产品应用研究水平较低,多数企业重生产,轻研发和应用,定制化应用少。
“十四五”期间,中国将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数字化新基建、高性能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也将致力于加强国内先进化工材料配套供应能力的建设。“十四五”期间化学工业的发展主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是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鼓励发展的化工先进材料主要包括:高端聚烯烃、特种工程塑料、生物可降解材料、水性与特种聚氨酯、特种合成橡胶、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等。
循环经济相关领域创新将迎来重大机遇
石油化工行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行业,具有高物质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特点,循环经济是解决油气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领先的化工企业已经明确未来把循环经济作为战略重点,相关领域的创新业务将会迎来重大机遇。
从当前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