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29411.html
用三年时间,宝骏实现了销量十万增长到一百万的奇迹。快速增长的背后,在紧凑型SUV市场,宝骏还有继续深挖的空间——每月1.2万台左右销量的宝骏虽然表现还算不错,但是仅占宝骏品牌销量不到10%的份额。进取的宝骏品牌不会满足于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全新宝骏应运而生。
童济仁汽车评论编辑丨杭天
▎引入爆款车型成功要素的产品升级
宝骏基于宝骏的平台打造,动力方面沿用宝骏上的1.8L自然吸气发动机以及1.5T涡轮增压发动机,不同的是,宝骏的1.8L自然吸气版本只匹配5速自动变速箱,而8个配置版本当中,有6个配置版本是1.5T发动机版本,相较宝骏在配置版本上向动力水平更高的版本倾斜。
在外观和内饰上,可以明显看出宝骏借鉴了大量之前获得成功的宝骏的经验。外形采用分体式大灯的虎鲨前脸设计,侧面线条非常刚硬,有力量感,而车尾采用了悬浮式车顶设计,整体造型显得非常年轻化。
而在内饰当中,可以看到除最低配外标配的8英寸悬浮式中控屏,使中控区域显得非常简洁。而内饰用料则使用了Nappa真皮,笔者以现场的近距离体验来看,内饰无论是材质还是做工都达到了相当令人满意的水平。总体而言,宝骏的外观内饰升级都为其产品竞争力大幅度加分。
另一方面,宝骏在配置上也有很多亮点,诸如全景天窗、后排出风口加USB接口、电子手刹、上坡辅助、胎压监测、Wi-Fi互联、燕飞利仕音响等配置均可以在不同版本的车型上找到,延续了宝骏产品一贯出色的配价比优势。
▎宝骏的产品升级思路是什么?
如果说销量过百万体现出的是宝骏在“打造爆款”上的能力,那么宝骏的身上,则可以看到宝骏清晰的产品升级思路——直击用户痛点。
例如,在变速箱选择方面,宝骏的产品从一开始大量以手动变速箱为主,到了今天的宝骏一半的产品配备了自动变速箱或者湿式双离合变速箱这类用户体验更好的变速箱,这就是很好的例证。
在车内,目前很多自主品牌经常采用超大中控屏等看起来非常酷炫的配置来吸引眼球,而宝骏不仅在这些功能上不逊于竞品,而且很务实地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优化:
1.升级内饰造型与做工,在细节处体现产品高档感;
2.后排空间做到同级别领先水平,且保持地板全平;
3.后排座椅放倒后拥有1.8m进深的全平行李空间。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宝骏前后悬挂均采用采埃孚旗下的萨克斯减震器,保证舒适调校,以及大量使用3M隔音材料,提高整车NVH舒适性。
不难看出,宝骏在产品升级的思路上,更看重品质与实用性。大部分自主品牌主流SUV车主在选车时偏向于务实的态度,而宝骏品牌在产品规划方面非常脚踏实地,采用以用户痛点为核心的产品升级思路。
▎售价7.58万起,宝骏会动谁的奶酪?
必须承认的是,在宝骏旗下,和的定价重叠,看起来这一定价会让两款车型在销量上互相之间产生影响。巧合的是,宝骏1.5T版本与宝骏1.5T版本,入门配置和顶配配置价格刚好完全一样(不考虑宝骏的七座版本),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我们不妨将两者的顶配车型做一个对比:
两者在配置上各有千秋,宝骏在内部配置上略胜一筹,但是宝骏在外观和内饰的造型上更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而如果把两者作为一个组合来看,那么宝骏产品在配价比上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目前,自主品牌紧凑型SUV销量最高的几款车型,除吉利博越价格区间较高外,诸如哈弗H6、传祺GS4、长安CS55等其它车型,达到宝骏/同等配置水平的车型版本普遍要比宝骏的车型贵~元左右,且宝骏/在轴距、空间上都略有优势。
因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在宝骏品牌内部,虽然和的价格区间重叠,但是两者互为补充的关系也许是更重要的。当一名用户如果觉得宝骏的造型略显沉闷保守的时候,他就很难有理由再拒绝造型年轻化、同时配价比也相当高的宝骏。而对于看重更高配置的传统宝骏用户而言,宝骏依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所以,宝骏事实上是覆盖了宝骏过去所无法顾及的年轻消费者,而宝骏的成功,无疑推动了宝骏要进一步向上实现品牌年轻化的决心。
回到问题本身,宝骏的上市,究竟动的是谁的奶酪?笔者认为,今年也许是整个宝骏品牌的紧凑型SUV真正对这一细分市场发起强势冲击之年,哈弗、传祺或是长安的潜在用户,都有可能多出一个富有吸引力的选项。
在百万销量的基础上,宝骏带给品牌产品线的增强作用有目共睹。相信今年的宝骏依然会给出一份强势的销量答卷!
往期回顾
为何说是宝骏品牌跨入主流SUV市场的关键一步?
宝骏:没有冷门的细分市场,只有未被满足的消费者需求?
份额突破27.4%之后,紧凑型SUV市场还能涨多久?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