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江北全面推进农贸市场生活垃圾分类

在9月7日召开的年度宁波市农贸市场生活垃圾分类现场会上,省、市、各县(市、区)分类办、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及市场负责人等百余人在实地参观考察了孙家优乐惠菜场、广厦怡庭菜场后,纷纷点赞,对江北区的农贸市场垃圾分类工作表示肯定和赞赏。

广厦菜场从年11月开始运营,去年6月开始进行农贸市场改造提升,10月1日重新开业,总面积是平方,借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契机,菜场将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宣传氛围、收集运输等各方面进行了整合。走进如今的广厦菜场,菜场内整洁明亮,没有“湿漉漉”“臭烘烘”。在市场内可以看到,几乎每个摊位前都摆放着两个垃圾桶,分别标示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像这种坏果、叶子属于厨余垃圾,塑料袋、塑料绳属于其他垃圾,我们都按要求分开投放。”蔬菜摊摊主李女士说,规定刚开始实施时,商户们都觉这是件麻烦事,不过,现在大家都养成了良好的分类习惯。

“实施垃圾分类后,不仅有效降低市场垃圾的产出量,还为消费者营造了干净、整洁、舒适的购物环境。”广厦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市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通过签订承诺书、考核评分、宣传海报等多种形式强化经营户垃圾分类意识,“随着经营户和顾客垃圾分类意识的提升,保洁员的分拣工作量逐渐减少。”

据了解,目前,“管行业管分类、谁主管谁负责”是江北区行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坚持的首要原则,全区以分类办为核心,主管单位为抓手,形成了行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双指导双监督模式,成功打造出一批行业垃圾分类示范样板和特色亮点。同时,近年来,区市场监管局积极致力于将全区农贸市场打造成为“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的购物场所,努力做好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和垃圾分类源头管理工作。当前农贸市场垃圾分类源头治理和“禁限塑”工作覆盖面达%,场内可降解购物袋和全降解连卷袋推广使用率达%。

在区分类办指导下,区市场监管局为全区农贸市场配置高品质规范化分类投放容器,使分类投放体系全面完善,摊位内部的分类双桶、可循环使用保温箱、熟食摊位外带纸盒等配置更是从源头引导摊主和市民共同树立绿色环保理念。

区系统化监督机制为市场分类工作提供了闭环管理。双东坊菜场“信用12分”机制,将垃圾分类列入扣分标准,形成市场内部监督“黑榜”;分类专管员的日常巡查与定点督导、流动收运中的“拒收机制”让商户实现从要我分到我要分的完美蜕变。

同时,厨余垃圾就地减量是我区生活垃圾分类推进中的突出特点,目前共有8台设备在辖区内农贸市场、高校、旅游景区等地落地使用。就地处置设备具有低能耗、占地小、建设快、环境亲和、节能减排、小微空间资源场景灵活利用、减少厨余垃圾源头环境污染等优点,推进我区垃圾分类向高标准、高品质、智能化方向发展。

江北区农贸市场以全市行业场所典范创建为契机,创新、“冷藏归集”、“禁塑全覆盖”、“源头就地减量”等机制多维度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区域市场分类亮点,成功将垃圾分类与农贸市场“五化”创建相结合,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有保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xingye.com/hyscsj/162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