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中国汽车后市场蓝皮书》
四川省汽车后市场发展分析
(一)年四川省汽车保有量约为.1万辆,同比增长20%,增长率较上年有所上升。
(二)四川省汽车后市场发展现状
1)四川省汽车后市场
目前四川省从事汽车维修企业达两万四千多家,汽车美容店一万五千多家,车辆改装和从事各类汽车服务类的商家更是达到五万家之多,其汽车后市场潜力之大显而易见。四川公有汽车零部件和用品生产企业一万多家,汽车用品和配件专业市场年销售额超过一千亿。从四川的总体市场来看,急剧扩张的市场很快与当初规划产生矛盾,比如汽配市场所在区域因物流量大,交通拥堵成为常态,市场功能区设置不合理,大多数汽配市场是一、两层的楼房,容积率很低,土地不够集约化等。
2)成都汽车后市场
成都市的汽车用品装饰市场主要沿川藏路一线分布,从二环内的广福汽配城、肖家河沿街到红运汽车美容装饰广场,再到三环外的摩尔国际汽车用品广场,都位于此区域。而金恒德国际汽车商贸物流城位于成都双流临空服务区。另外,龙泉西河镇海也在打造汽车汽配装饰园区。
(三)四川省汽车后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当下,随着成渝经济区连续多年汽车产销量不断攀升,庞大的汽车消费者和迅速增长的经济态势,已使得汽配产业成为投资者争夺的焦点。程度汽车用品装饰市场比较集中,企业间的市场竞争也随之变得激烈。
以成都市为例,成都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四川省和成都市确定的以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年被成都市委、市政府确定为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的主体,目前以累计引进工业项目个,其中世界强企业38家,上市公司级分支机构41家,建成投产家,汇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吉利高原等重大型整车(机)生产项目,以及麦格纳、富奥江森、一汽富维等余家汽车配套项目。
(四)四川省汽车后市场前景展望
四川省汽车后市场的整体规模较大,但由于市场较为分散,很难形成规模效应,目前四川省汽车后市场仍以成都市场为主。
1)汽车保有量的增多带动汽车后市场的需求
目前,四川全省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一千万辆,成都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万辆,日均上牌量达余辆,四川省庞大的汽车拥有量,为汽车后市场带来巨大商机。
2)成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成为四川省汽车后市场的主力
成都市拥有40%以上的高中档私车需要外部美容养护;50%的私人低档车主已开始做汽车美容;另有10%的公用高档汽车定时进行车辆外部养护。这也给成都汽车美容业提供了大量的市场机会和较大的获利空间。
3)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给汽车后市场带来了动力
按照四川省产业发展规划,年四川省汽车产量将达到万辆,年成都汽车产量将达到91.4万辆。力争到年,成都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产量达到70万辆,零配件本地配套率达到40%以上,汽车贸易娱乐研发等相关产业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到年,产量达到万辆,零配件本地配套率达到60%以上,汽车贸易娱乐研发等相关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努力把成都经开区建成西部第一、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成都国际汽车城。
湖北省汽车后市场发展分析
(一)湖北省汽车保有量及其增长
年,湖北省汽车保有量约为.07万辆,同比增长22%,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湖北省汽车市场以武汉为主,汽车保有量占到全省的近50%。
(二)湖北省汽车后市场发展现状
随着国内汽车后市场的迅猛发展,武汉后市场也水涨船高,各大汽车后市场纷纷崛起,涵盖整车销售、二手车交易、汽车文化、配件销售等不少汽车服务店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不少大型住宅区甚至出现汽车后市场服务提供商扎堆的局面。
不少迹象表明,随着汽车销售利润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汽车维修、更换零配件乃至翻新美容等汽车后市场产业正迎来巨大市场空间。位于硚口的万方国际汽配城,以汽配交易为中心、涵盖多种市场功能的经营复合体。其经营方向主要是服务,而服务的对象又分为两个层面:城内的商户(经营型和服务型)和外来的消费者(维修企业和个人车主)。
以武汉竹叶山汽车用品市场为例,该市场与整车销售融为一体,是竹叶山汽车商贸产业由单一型整车销售向复合型汽车后服务产业经营模式升级转型的一次全新探索,将极大的推动汽车后服务产业转型的快速升级。
(三)湖北省汽车后市场竞争状况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的中心城市,对周边有较强的辐射能力,竹叶山汽车用品市场成为华中地区汽车用品市场的一个集散地,带动周边汽车后服务市场的发展。
万方国际汽配城地处华中武汉硚口区,坐享硚口最稀缺汽配宝地,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海陆空全方位发展的物流环境以及现代化的经营模式,作为国际化专业性高端汽配交易平台,着力打造华中乃至全国最富影响力的汽配城。
(四)湖北省汽车后市场前景展望
湖北省是汽车工业大省,汽车产业是湖北的重要支柱产业,其汽车后市场在汽车产业的推动下,逐步走向规范化。武汉作为湖北省省会城市,汽车后市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武汉市汽车保有量为后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消费基础
目前,武汉市汽车保有量突破百万辆大关,为汽车后市场聚集了强劲的消费动力,汽车用品开发不足,市场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
2)汽车产业的强大实力推动汽车后市场发展
东风汽车公司作为湖北省汽车工业的龙头企业,年销量突破三百万辆,位列中国制造企业五百强第二名,产销增速遥遥领先行业平均水平。受惠于国家对汽车工业的支持,东风与一汽、上汽并称我国三大汽车集团,在湖北省建立了武汉-襄阳-十堰绵延千里的零部件产业带。如今,湖北省以东风公司为主体,以军工、地方企业为依托,初步形成了“重、中、轻、轿、微、专、农”的生产格局。
重庆市汽车后市场发展分析
(一)重庆市汽车保有量及其增长
年,重庆市汽车保有量约为.37万辆,同比增长41.4%,增长率较上年大幅上升。
(二)重庆市汽车后市场发展现状
1)汽车后市场盈利水平较低
目前,重庆市民对围绕汽车装饰、美容、维护和保养的后服务市场,需求已日趋规模化、多样化。研究表明,重庆汽车后市场企业中,六成仍处于亏损运行。
2)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汽车后市场整体水平较低
重庆地处西南地区,汽车产业的起步相对较晚,在一线城市开始限制汽车消费的环境下,重庆汽车市场仍然保持快速增长。但在汽车服务方面,整体水平相对较差,市场秩序有待整顿。
(三)重庆市汽车后市场竞争状况重庆现已有4S店近家,汽车用品经销商多家,汽车美容店多家。近年来,随着私家车数量的飞速增长,虽然带来了广阔的市场,但就重庆整个汽车后市场而言,仍以街区商业经营为主,其规模小、档次低等劣势日益凸显,也使得各个汽车后市场经营商户间不良竞争时有出现。
早在8年9月,渝中区就明确将大坪医学院路,确定为重庆汽车用品专业街区,着力打造高端汽车用品市场。重庆永缘汽车用品市场,历经数年发展,已成为重庆整车销售以外汽车市场的龙头老大,其汽车用品市场一、二期,均实现%的入驻率,经营范围涵盖汽车美容、汽车装饰、汽车改装等。众多商家也愿意以永缘市场为核心,借升级专业街区的发展机遇,使整个街区的经营发展得以快速提升。
(四)重庆市汽车后市场前景展望
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重庆的私家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广大车主对汽车用品的需求日益旺盛。未来,消费观念将与汽车市场发展进行深入的磨合,现阶段汽配城、路边店、国内外连锁超市、大卖场等多种业态将继续并行,零配件零售概念盛行,重庆的汽车后市场将进入综合化、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的时代。
1)有利的地理位置是汽车后市场发展的基础
重庆市处于西部地区咽喉地带,成为水陆交通进出中西部的重要门户,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之一。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以及国家综合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从城市功能定位、政策支持、投资环境、产业结构、地理位置等因素不难发现,重庆将在汽车后市场的发展中起到贯穿中西的巨大作用。
2)汽车产业的发展带动汽车后市场的发展
最近几年,重庆市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以汽车制造为核心的汽车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从全国范围来看,重庆市的汽车产业走在全国前列。年,重庆市出台《重庆市汽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规划期为-年,提出要全面推动汽车金融、二手车业务、汽车展会、汽车赛事、汽车维修、回收再利用、车联网、用户信息服务、改装车等第三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