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今后冷库物流系统的规划布局将有一个根本性的需求变化,即存储只是冷库的一部分功能,零拣区及包装区的规划将越来越重要
冷库环境下物流装备的增长特点
此外,冷库建设中消防设计也是值得关注的方面目前针对常温自动化立体库、配送中心类项目,没有全国统一的行业规范标准,更没有针对立体冷库环境中消防设备的设计规范,这就导致了某些地方消防局给出-25℃冷库里必须配置湿式喷淋的非常规审批意见希望相关政府部门能结合现实的发展情况,借鉴国外各种冷库消防规范标准,尽可能制定全国统一的规范标准,促进我国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
在冷链物流领域,冷库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目前我国冷库基本以多层建筑为主,单层高位冷库为辅,自动化化工行业市场立体冷库数量极少,还属于起步阶段根据中冷联盟统计的最新数据,基于对全国680家规模以上冷链物流企业(年营业收入一千万元以上)的调研数据,冷库容量共计20,469,713吨,其中自动化冷库的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已建成的自动化冷库大多属于生产企业,基本没有涉及流通企业据业内分析,预计2015年国内自动化立体库数量将达到1500座左右,其中冷库占比不到1%
传统的冷库在考虑物流系统建设时主要以货物储存为主,目前主要关注存储量的增加、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等方面因此绝大多数冷库基本是以出入库区和保管区的基本模式建造由于生鲜电商需求的急速上升,物流作业出现少批量、多品种、多频次等特点,这对冷库运营企业提出了相应要求但现实中适应这物流行业市场预测种物流变化要求的配送型自动化低温物流中心在我国几乎还是空白这对所有涉及冷库建设的业主和集成商来讲,是一个规划布局上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也是集成商或设备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一个具体思路
从“供应链+”的观点看,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冷链产品初始阶段产品加工、重新审视附加值的定义;(2)冷链运输器具的开发;(3)积极发展共同储存/配送、运输平台合作、第三方物流外包尽管我国在以上(2)、(3)方面已经进入实用阶段,但在农产品初始加工增值阶段还基本是空白状态而日本的coop农业生协已经实现了大量自动化产品加工处理流程,从商品筛选、大小分类、颜色/糖分分类、包装封箱、存储等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相信在未来的十年内,中国农产手机行业市场调查品行业也会尝试同样的流程提升改造,通过初始加工,不仅减少产业链上货物的损耗,实现加工、运输、销售阶段的增值,也可让消费者得到物美价廉的产品同时,“供应链+”的概念,也催生了农产品生产者、产品成长过程等信息的追溯,个性化加工、产销互动也成为企业差异化发展的一个趋势
冷库中适合货物储存的物流设备基本上归结为以下类型:(1)移动货架;(2)穿梭式货架;(3)穿梭式货架+子母车或堆垛机;(4)自动化立体库每种设备的功能不同,信息管理水平也不同,适应范围也不同采用何种设备应基于冷库物流特性来决定,投资额也是按照从(1)到(4)逐步增加从大量案例的经济性分析来看,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自动化立体库在节约土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货物管理水平、减少饮料行业市场风险产品损耗、降低能耗及运营成本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
在“互联网+”的新环境下,“供应链+”概念在业内得到深入探讨“供应链+ ”促使冷库企业改变独自经营、各自为政的理念,积极与上下游实现联合,共享资源,以获得最大利益
新需求下,冷库建设规划中物流方面需要考虑的几个要素如下:1.收货区设置预冷区域,以避免高温商品直接入库造成制冷量损耗、冷库温度上升影响其他货物的品质;2.前室区或温度缓冲区,以避免温差造成结露结霜给产品外包装和设备造成损害;3.自动补货区,减少人工库内寻找货物和搬运作业;4.人工拣选和包装区,尽可能使产品在冷藏区短暂停留;5.发货暂存区,调节出货节拍
冷链加工自动化的发展特点
以某具体投资项目为例(由于服装行业市场调查土地价格变化大,在不考虑土地费用情况下),基于保管同等数量的货物,比如5,000个托盘的规模,与多层平库相比较,自动化立体库投资额大约是平库的1.2~1.5倍(含建筑但不含土地),但是人员数量减少60%以上,运营费用减少40%以上如果考虑节省的土地面积成本,那么自动化立体库的优势更加明显
冷库建设是物流装备行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投资门槛比较高,其重点在于物流设备和建筑结构目前,国内只有为数不多的物流设备厂商涉足自动化冷库业务,相比国外物流设备厂商几十年的冷库规划建设经验,国内厂商起步晚,虽然在理念上相差不大,但在物流设备性能上存在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物流装备的材料结构和电气可靠性两个方面
对国内冷库装备设计及应用的建汽车后市场行业现状议
从目前用户的需求来看,意识上还缺少“供应链+”的思维,即更在意立体冷库的建设而忽略了它在供应链中应承担的功能,更在意建筑规划而忽略了物流拣选机能规划,更在意各种物流设备的机器性能而忽略了企业到底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机器,更在意仓储规模大小而忽略了低温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在冷库建设及升级改造之前进行充分的物流需求分析,应引起企业的高度关注
冷库环境下物流装备的特殊性
除了冷链加工需引入“供应链+”的理念,我国目前冷库设计及应用也应注意“供应链+”理念的运用
冷库中物流设备的具体设计不再详细叙述随着生鲜电商、o2o概念的持续升温,冷链物流快速发展,冷库需求明显上升长期保鲜储存和调节市场供应是冷库的基本功能,但手机行业市场现状在“互联网+”的新环境下,冷库市场需求及物流系统规划也有了新的特点本文将与大家分享一下从新的需求变化中出现的冷库建设的新特点,以及物流设备厂商应该关注、发力与研发的重点
有别于常温物流系统,冷库通常分为-25℃?18℃的保管区,0℃?5℃的缓冲区,8℃?15℃的作业区,配送型冷库的设计应该遵守以下几个原则:低温保管区内不使用人工操作,尽可能采用自动化物流设备;缓冲区为过渡区,本身不需要人员介入;作业区内,工作人员尽管穿着厚厚的保暖服可以抵御低温环境,但是医学研究表明,针对人体健康特别是夏季室内外温差达到几十度时,如果进出频繁而且长期经历这种变化后,人体血管的骤然收缩、扩张会引发内分泌系统紊乱低温区的零拣作业量增加汽车后市场行业协会,使得物流系统规划应基于快速拣选、包装的需求来投入设备在这个阶段,业界认为发展趋势应为货到人技术另外一个热点技术是dps+rfid并发模式的智能拣选,可实现每人每小时拣选效率提高到500~750订单行尽管现在多种物流设备和多种概念有些让人眼花缭乱,但本质都是为了减少人员移动与找货时间,让机器设备和人的长处都发挥到极致
在立体冷库的投资额中,建筑、制冷设备、物流设备各占三分之一左右目前巨大的市场需求一定会覆盖设备及自动化的高中低各个阶段,笔者建议物流厂商应结合自身产品特性和客户短板,提供合理的物流解决方案,而不是拿卖产品的心态去卖产品
传统冷库中的物流设备主要是“货架+叉车”的组合,楼层之间由电梯或升降机连接自汽车后市场行业背景动化立体冷库中的设备则以“堆垛机+货架”的组合为基础,延伸至机器人码垛拆垛系统、输送机系统、拣选系统以及dps/rf等辅助设备
由于冷库复杂的环境,冷库中使用的物流设备与常温库中的物流设备有着本质的区别,物流设备需要达到防冻、防锈、抗冷凝结露、耐热胀冷缩等要求冷库环境下,物流装备存在低温故障率高,甚至无法正常运行的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冷库中拣选分拣能力需求增加
根据中物联冷链委的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国运作的重点冷链项目超过60个,投资额超过583亿元,其中,新奠基开工或新签约的冷链项目达到453多亿元,冷库容量220多万吨预计10年后,国内冷链食品行业的冷库需求量将在现有2亿吨的水平之上翻番另据资料显示,我国果蔬类采用冷链服装行业市场占有率流通的比例不到20%,而损耗达到30%以上,相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95%以上的冷链流通比例,我国的差距巨大从人均占有冷库容量来看,日本是中国的将近16倍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各种物流政策中有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内容从以上数据及政策分析中不难看出,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蕴含着巨大商机,必将促进冷库建设、冷藏运输、冷藏加工等行业的大幅度增长笔者预测,中型常规冷库、中小型自动化冷库的建设数量和速度会远远大于大型冷库的建设
北京白癜风医院最好的是哪家白癜风的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