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朋友圈就有消息在骂原子,核子什么的。骂归骂,核酸检测还是要做的。
健康码里的核酸检测又变成了7天。跑了几个地方都没有开张。于是我又跑了8公里,花了13块5做了个核酸。
付出得太多刚到核酸点的时候还没多少人,也就50来人左右。那里只做单管检测。才过5分钟队伍就排得老长了。我看着核酸检测长长队伍,心里感叹,生意太好了!一开张就排长龙。
核酸检测大排长龙看着前方的人在不停的扫码付款,竟然没有人有怨言。我心里就在想,这个核酸检测的造假事故是否是一场策划好的市场营销活动呢?什么意思,请听我慢慢道来。
11月15日左右,我就接到了朋友信息说核酸检测要收费,16元一次,还有其他地方有不同的收费。后来又说不收费,还把收取的费用返还了。
返还核酸款中间可能会有些激烈沟通的成果吧。而在之后不久网络上就不断的爆出核酸检测造假事件。
结果核酸检测点关闭了,再次开张营业就要收款了。而每个地方的收款都不一样。但是对于需要检测的人来说就是是收款也要检测啊。不然变黄了怎么办!
还记得那天我经过一个关闭的核酸检测点的时候,有人在感叹说“给钱也没得做核酸”!
给钱也没得做!没错,这一系列的事件就是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不然免费的东西怎么可以让人心甘情愿的购买呢?
只要把供需关系调整,还可以筛选最忠实的用户。这真是一场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
你同意我的说法吗?欢迎在评论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