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进行的从起点到终点间的原材料、中间过程、最后产品、相关信息的有效流动和储存的计划、实施及控制管理过程。物流涉及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个物流服务环节。
物流服务的对象既有工农业生产企业,又有商业贸易企业,物流渗透到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中,物流就是由这些本来各自独立但又有某种联系的相关活动所形成的一体化过程。具体存在如下风险:一、常规风险1自然灾害风险物流企业可能遭受包括暴风、暴雨、雷电、海啸、洪水、泥石流、地震等灾害在内的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风险一旦发生,可能引起自有建筑物、仓库的损毁、由仓库损毁导致仓储物的货损、货运过程中造成的货损等一系列的损失;2意外事故风险意外事故是指不可预料的以及无法控制并造成物质损失的突发性事件,主要包括火灾、爆炸、飞行物体坠落的冲击、地面和水上行驶物的碰撞、突发事件、小动物(如老鼠等)破坏等。意外事故可能导致自有资产及保管货物的损失、货运过程中因意外造成的货损、直接因停电导致特种仓库的失效(如空调仓、冷冻仓)等损失。3人为因素风险人为因素风险包括个人或集体行为及政治原因造成的风险。行为风险是由于人的过失、疏忽、非故意行为以及行为不当、故意行为所造成的风险,如故意破坏、盗窃抢劫等。政治风险由于战争、罢工、动乱、恐怖活动等造成损失的风险。二、行业风险一般的物流公司都按照如下的流程进行货物的运输、保管、搬运、包装等工作。1运输过程发生意外导致货损货物损失以及发生错发货物造成的滞箱费用、快运费用及仓储费用,破损、短量、短少、及其他因货物不合规定造成的赔偿费用;2包装不善导致的货损未充分考虑到运送过程中的多重搬运、一般性撞击、气候变化等;未能依货物的特性,做到防震、防锈、防潮、防漏、防火、防爆等防护措施;未能将货物包装标准化,以致货物太大或太重造成搬运不当,或包装太小造成散落;特殊商品未能标明其性质及放置方向,机器设备未能标明装卸中心点等;3仓储、保管不善引起的损失仓储、保管期间,除了可能由于地域部分常规风险引起的损失外,还可能因为发生如下损失:仓库陈旧、损坏发生意外造成货物的损失;存储的货物搭配不当,相互影响造成的损失;货架承载过重,造成货物倒塌引起的损失等等。4因运输标的物的不同所产生的各类风险不同种类的货物,在运输的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的风险:如粮谷类类商品含有一定的水份,经过长途运输水份会蒸发或者因为气温的变化造成发汗、发热的损失;油脂类商品在运输途中,因为容器破裂会造成渗漏,会因沾污杂质而产生损失;玻璃制品、陶瓷类商品损失主要是破碎;五金类货品极易发生锈蚀,同时伴随短量;化工类商品容易发生短量和沾污的损失;成套设备一般都是系列的生产线,情况比较复杂,发生损失时应以重置价值计算;藤、柳、竹、生蒜、皮革制品(如皮手套)等货物主要风险在于发霉。三、责任风险除了因为上述两大原因造成的物质损失外,物流企业还可能因为各种的,造成责任损失。1因延迟交货或到达导致对货主的赔偿责任:作为货主的物流责任方,未按指定时间前往指定地点提货,对货主造成的赔偿责任;作为承运人,未按合同约定的时间、约定的地点,将约定的货物送往指定地方,造成对货主的赔偿责任;2未履行看管任务造成对本货主的赔偿责任:在作为受托、调配、承运及货物管理责任人时,因操作失误或疏忽、过失,造成受托货物发生损失,根据法律应由管货人承担的赔偿责任;因上述事件所支付的诉讼费用及其他法律担保产生的费用;3同在看管和控制下的其他方货主及相关方的财产的赔偿责任:在看管和控制货物的情况下,因发生意外,造成对同时看管和控制下的其他方财产(包括货物、货车、和租借、租赁的运输设备等)的物质损失和损坏,而在法律上应承担的赔偿责任:4第三者责任经营过程中造成第三者的意外死亡、人身伤害、疾病;对不在看管及控制下的第三方的财产造成的物质损坏或灭失,而在法律上应承担的赔偿责任;5雇主责任雇员在受雇期间,包括上班时间和上、下班路途,从事与其职业有关的业务工作时,遭受意外而致受伤、死亡或患与业务有关的职业性疾病,所致伤残或死亡,根据雇用合同,应负担的医药费和经济赔偿责任,包括可能支付的诉讼费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