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中国的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底层技术突破、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升级、中国品牌全球化、从数字化到数智化等“生产性创新(productiveinnovation)”力量不断生长。
在新的宏观背景下,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当下的每个“风口”?什么样的逻辑能真正穿越周期?
近年持续高速增长为预制食品吸足眼球。伴随传统头部企业陆续入局、业内第一股上市,对预制菜行业的讨论持续火热。
数据显示,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超过亿元;年行业规模接近亿元。预计未来市场将保持15%左右的增长率高速增长,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冲破亿关卡。
预制菜:介于食品和餐饮间的中间业态,特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以食用方式来区分,可分为经过筛选、清洗、分切、按份封装但需要自行烹饪的即配食品、需要加热或重新入锅加工的即热和即烹食品、以及开封即食食品。
中国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竞争格局,并尝试讨论:
除餐饮行业本身发展外,哪些因素推动了预制菜行业的新一轮爆发?薄
什么是支撑预制菜企业实现突围的核心竞争要素?
目前,行业最具成长性的投资机会有哪些?
1
高速增长背后的动因
预制菜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产业,曾被称为“净菜”已存在数十年。哪些驱动因素发生变化,触发了行业这几年新一轮跨越式增长?
大家熟悉的“净菜”也被称为半成品菜,最早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起实现商业化经营。20世纪80年代,净菜加工配送在日本、加拿大及部分欧洲国家也开始兴起。
净菜最初供应餐饮行业,使餐厅、配餐公司等外食产业,降低其人工费、水电费和垃圾处理费,减少厨房面积和设备采购;之后,部分净菜企业也面向家庭、个人零售,方便了居民日常烹饪。
我国长期以来,绝大部分的蔬菜品种均以未经加工整理的毛菜形式,出现在各地农贸菜市场上。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麦当劳等快餐店的进入,我国开始出现净菜加工配送工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相继发展净菜加工配送产业。
伴随经济发展,快餐业、团体饮食业、企事业单位后勤供给等,成为人们日常饮食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工成本和场地租金的上涨,以及对蔬菜安全要求的提高,企业食堂和配餐企业逐渐减少或停止后厨蔬菜的清洗、切分等作业,转为由专业企业提供成品净菜。
年前后,我国陆续出现了半成品菜生产企业,通过对肉禽和水产等原材料的进一步加工,提供了比净菜更加丰富的产品种类,并进一步精简了客户的烹饪环节,预制菜行业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
近年来,国产速冻设备和冷链运输车辆的推广,大幅降低了企业物流配送成本,企业的辐射范围扩大,预制菜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同时,用户消费习惯和品牌心智逐渐建立,各细分领域企业开始形成竞争优势和壁垒。
下一发展阶段中,预制菜的市场渗透率将如何进一步提升?
参考日本预制菜发展进程,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行业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目前,日本预制菜的渗透率已经达到60%以上。
我国预制菜行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饮食消费结构升级,社会生活形态出现变化,加之疫情催化消费者习惯发生改变,我国预制菜市场渗透率年达到13%左右,预计到年将提升至18%。
餐饮文化的改变,将催生多大规模的预制菜B端市场?
当前,我国人均年餐饮消费元,饮食外部化率35%,而美国和日本均在45%左右。在生活节奏加快和经济发展推动下,我国餐饮行业发展潜力充分。年,中国连锁餐饮门店达到家,近年持续高速增长。
连锁门店需要标准化生产,快速复制达到规模化,对于增效降本的需求高,预制菜食品能有效缓解厨房人员成本压力。
所以,连锁门店数量的上升,预示着对预制菜品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分析数据显示,预计年中国餐饮规模破8万亿,其中B端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1万亿。
基础设施完善,对预制菜市场的成熟和加速发展有哪些推动作用?
成熟的销售渠道、冷链物流体系,以及线上采购平台的渗透普及率提升,都将必然促使我国预制菜行业以更快速率实现渗透率的提升。
其中,冷链物流技术的提升,是驱动预制菜市场发展的最大动力之一。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达亿元,同比增长17.5%,冷链物流整体市场规模增长较快。
数据源自艾媒咨询
冷链物流保障了预制菜品的新鲜度和提升了销售半径,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有助于预制菜行业的品类、业务拓展和扩充。
B端市场和C端市场相比,哪个将占主导地位?
预制菜的主要价值是节约成本和时间,完成对厨师更高程度替代,更满足B端的需求。C端预制菜消费者教育尚早,营销投入需求高。在市场占比上来看,以年数据为例,B端市场占比8成以上,远高于C端市场规模。
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伴随家庭餐饮文化的变化,C端市场也具备极大的发展潜力。当前,城镇化趋势加强,劳动人口结构发生巨大改变,农业人口在向非农业人口转换的过程,也伴随着微观家庭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受传统文化及社会分工的影响,我国家庭三餐通常由女性料理,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职场,客观上使得家务烹饪时间缩短。年,全国女性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为43.70%。快节奏的生活及工作压力,导致职场人员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三餐。快餐、外卖以及便利店即热食品等便捷类食品,逐渐成为了部分家庭的选择。
2
预制菜企业竞争突围的关键?
预制菜行业的参与者主要有哪些类别?
专业预制菜生产企业,以专门生产各类预制菜起家,产品供给餐饮企业或者家庭消费者,品类丰富,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来研发、生产预制品,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其中,新兴方便食品企业近年大量涌现,客群以C端消费者为主,通过打造爆款产品与线上网红大V营销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来拓展市场,是资本市场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