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药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yw/180412/6162073.html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从手表、手机到电脑、电动汽车,都已实现从理论研发到实际应用的转化。那么,具体的应用是否能进一步实现大规模产业化?过程受到什么因素的制约?突破的关键又是什么?文章对话国内首家掌握静态、动态及三维立体空间式无线供电技术的团队负责人、山东先进院无线充电技术工程中心主任孟庆燕,以其深耕行业多年的经历,分享她对无线充电技术产业化进程的独到见解与经验。
产业化要迎合社会发展大潮
无线充电技术,被技术创新研究与咨询机构LUXRESEARCH《展望:未来这些颠覆性技术将重塑世界》列为可能改变世界的18项技术之一。近几年,随着苹果Appplewatch开始支持无线充电,无线充电技术才拉开了产业化的进程,真正进入大众视野,为更多人所熟知。
从技术层面讲,手机无线充电的主要技术原理是磁感应式,充电距离小,也是目前手机无线充电饱受诟病之处,这种“不方便”大大限制了无线充电的应用领域。近年来,磁共振技术的发展,让无线充电距离获得了一定突破,其应用领域也开始向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无人机、公共交通、仓储自动化、消防、军工等多个方面突破发展。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突破,无线充电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用通俗的话来讲,凡是能用有线充电的地方,就能使用无线充电。“举个例子,大到无人化的大型车间、大型港口等工业领域的移动式装备,小到身边的陪伴机器人、清扫机器人等中小型智能化产品,都可以搭载无线充电技术。与有线充电相比,由于其甩掉了电缆,实现了非接触、远距离充、供电,无线充电更加安全、灵活、便利、环境适应性强,由于充电无需人工干预,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的重要支撑手段。由于其无触点、无机械磨损,就具备了免维护的特点。”孟庆燕主任表示,未来社会的发展,智能化、无人化是大趋势,非接触式的无线充电技术几乎可以运用到未来任何移动式用电装备上面。基于对社会发展大趋势以及具体市场需求的分析判断,目前,山东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无线充电技术工程中心,主要面向移动智能装备包括AGV、机器人、无人机等,以及特种新能源车辆等进行产品研发布局,积累的技术已经能够覆盖7.7千瓦以下装备产品无线充电需求,多款产品已经开始进入市场。有W到W的通用型产品,也有应用于矿业装备、场地车辆等特别定制产品。行业制约仍有许多
未来发展及应用前景如此广阔的无线充电,目前在产业化方面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目前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在应用层面,在于无线充电产品市场认知度,大众接受程度还比较低。也就是说无线充电产品(消费类电子产品,尤其是手机无线充电产品除外)市场目前还处于培育期、引导期,没有实现批量生产、应用。”中心主任孟庆燕介绍,二是技术层面,目前大部分设备的电源管理芯片,技术还受制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得不依赖进口。“虽然也有部分国产化的芯片,但大都应用在较低端的产品上。”
为了突破这一问题,中心确定了“三步走”战略。孟庆燕介绍说,首先聚集可批量化应用的领域,如AGV、机器人、场地电动车等非标准化领域,加大产品推广应用,以产品的迭代升级,促进技术的不断提升;二是突破特殊应用领域,如涉及安全资质的矿山、石化领域,以合研合创,联合起草产品或行业标准,争取成为行业标准的联合引领者;三是跟随新能源乘用车的研发生产和产品模块化、芯片化,共同参与乘用车市场的开拓和成长。
提到目前发展势头强劲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孟庆燕表示,无线充电技术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确实拥有广阔的开发空间与市场前景,但是其目前想要在市场上大规模产业化仍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
“汽车无线充电是一类极其庞大及复杂的技术,其产业化推广也需要诸多行业的共同努力。在过去近10年的过程中,汽车无线充电产业的商用环境已经基本搭建完成,稳定的技术路线、统一的标准化体系、核心器件的定型、复杂应用场景的探索等都基本形成,但仍然有一些辅助技术需要突破、标准需要不断完善制定。”
需要行业纵横联合
被问到当初为什么会选择与山东先进院共建无线充电工程中心,孟庆燕表示,“山东先进院的产业布局特别是围绕新能源汽车的布局与无线充电有很多契合之处,一次偶然的产业合作接触,彼此都感觉到合作的机会和发展的潜力。”
她灵敏地感觉到先进院的平台优势、产业协同优势,紧紧抓住了山东先进院立足产业孵化的机会,经过多次调研与协商后,双方于年5月以山东先进院为平台,汇集双方优势及人才,共同成立无线充电工程中心。
“作为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团队,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有一定困难,但我感觉最大的困难是凝聚团队信心。”
孟庆燕有些感慨,“无线充电技术是一个很前沿的技术,不仅应用需要市场引领,行业也需要纵横联合,否则孤军奋战很容易成为烈士。庆幸的是,团队成员特别是核心成员,都是研究、开发无线充电技术与产品的无线充电追梦人,我们也选择了较为准确的目标市场和产品定位。”
“同时,也感谢山东先进院提供的强有力的平台支撑和业务拓展支持,让团队对无线充电事业发展既充满信心和希望,又有现实产品应用和合作,形成一个良性互动促进机制。”
孟庆燕深知,无线充电要想做好,并不是简单的提供一个产品那么简单,客户往往需要的是一个整套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对不同行业的典型客户的典型需求进行提前调研。当然,技术进步永远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实现。这些问题随着经验积累、技术攻关,慢慢会找到很多共性的需求和规律,技术研发也会逐渐模块化、标准化、芯片化,缩短产品开发时间。
今年,中心将把工作重心主要放在技术模块化、开发高效化、测试严谨化、管理规范化四个方面,进一步提升无线充电的距离与效率,为客户提供快速、高效、严谨、全面的无线供电技术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无线供电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商。
人物简介:孟庆燕,原韩国独资烟台伊诺琴电子有限公司经理、中惠创智无线供电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山东先进院无线充电技术工程中心主任、山东中科创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心现有研发人员20余人,其中博士及高级职称人员4人,硕士及中级职称人员7人,各类工程师11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