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近年来,由于韩国国内市场规模有限,加之以现代制铁为代表的韩国钢企异军突起,浦项的在韩国国内的市场支配力已被大幅削弱。因此,浦项逐渐把目光转向了海外市场。
浦项在印尼、马来西亚、越南、印度、中国和墨西哥等新兴经济体投资建设钢铁生产和钢材加工基地,抢占东南亚、中东地区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针对高收益地区和产业不断强化精准销售,同时,加大高附加值技术的配套出口。据悉,浦项目前在全球有4家据点法人,14家生产法人,29家加工法人,47个工厂。此外,技术服务中心有23家,到年将增加到31家。
从本期开始,本栏目将分为上、下两期分别介绍浦项近年在海外投资布局情况,以期为中国钢铁企业“走出去”提供参考。
东南亚地区的钢材需求潜力巨大,俨然已经成为了全球钢铁企业的竞技场。年,东南亚6大主要国家(印度、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的钢材需求量为万吨,由于汽车、家电和建筑等下游需求行业的稳健发展,预计到年,钢材需求量将提高到万吨。作为全球最大的钢材进口市场,该地区年钢材的进口量为万吨,从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的进口比重达77%,预计到年将提高到万吨,因此,钢铁企业抢占东南亚市场的争夺战会更加激烈。
不过,东南亚钢铁市场曾一度被日本钢业所垄断。为了抢占高度依靠进口钢材的东南亚市场,浦项在很早之前就在这一区域大力投资、设点布局。
浦项在东南亚地区主要实施的是差别化的战略,针对不同国家实行不同的侧重战略,同时与当地客户密切合作,巩固了自身的地位。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浦项在东南亚各地进行投资,搭建了生产、销售和技术基建设施的基本平台。这样的经营模式不仅强化了与东南亚客户的合作网络,还在当地树立起牢固的自身的品牌形象。鉴于东南亚市场的重要性,浦项于年成立了POSCO-SouthAsia公司,主要负责东南亚地区的销售、技术服务、贸易以及投资业务,并对投资法人进行营销和员工教育培训。浦项的其他子公司也可以得到该公司的支持,以便顺利进军东南亚地区国家的建设、能源等各种产业领域。各大技术服务中心主要是对东南亚各地的客户提供及时的技术服务,并参与解决方案式的营销活动。与此同时,浦项还通过卓越大学生服务团、全球志愿者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与东南亚地区民众进行了广泛的沟通交流,以进一步融入当地社会经济。
印尼:以综合钢厂打造东南亚战略阵地